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丹丘道中

标题包含
丹丘道中
夜宿溪头十里村,数星渔火照篱门。 雁山峭绝经行处,犹带烟霞入梦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丹丘:即丹邱,古地名,位于今广东韶关南雄一带。 2. 吕声之:南宋诗人,字竹泉,号丹邱山人。 3. 溪头:溪水边。 4. 十里村:指距离较远的村庄。 5. 雁山:山名,位于浙江温州市区西北郊,因其山体状若北飞的雁阵而得名。 6. 经行处:曾经经过的地方。 7. 烟霞:指云雾缭绕的景象,多用于形容风景优美之地。
去完善
赏析
《丹丘道中》这首诗歌以一幅宁静美丽的乡村夜景开篇,描绘了夜晚住宿在溪流边的村落,几颗闪烁的渔火映照着篱笆门,给人以静谧安宁的感觉。紧接着诗人通过“雁山峭绝经行处”的描述,展现了他旅途中经过的那座山峰——雁山,这座山峰峻峭而险要,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他继续前行。最后一句“犹带烟霞入梦魂”,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美景难以忘怀,仿佛带着那份美丽进入了梦境。整首诗既有旅途中宁静美好的画面,又有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欣赏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丹丘道中》是南宋诗人吕声之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宋宁宗时期(1194-1224年),此时正值金兵南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之际。吕声之在少年时期,历经家道中落,生活困顿。为了生计,他走上了科举之路,然而命运多舛,多次科考都未能及第。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吕声之对国事民生深感忧虑,渴望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他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沧桑之感,既表达了对战乱年代的无奈与忧虑,也寄托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因此,在他的这首《丹丘道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追求的信念。他以自身的人生体验为基础,借自然景色传达了个人和社会的共同情感,将个人的悲喜之情与时代的苦难紧密相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