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教授山堂招饮
鼎彝事业未渠休,鸥鹭寻盟暂与俦。
路入芝岩真绝地,客延蓬岛尽名流。
不辞一洗陶巾醉,更拟双飞谢屐游。
谁赏洪都高阁句,落霞孤鹜唱渔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鼎彝:古代煮食器和盛食物的器皿,也借指国家政权。这里指黄教授的研究事业。
2. 渠:代词,他。渠休表示他尚未停止工作。
3. 鸥鹭寻盟: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
4. 芝岩: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指诗人所处的山中环境。
5. 延:邀请。蓬岛: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这里形容招待的诗人和朋友们身份高贵。
6. 陶巾:陶渊明的酒器,这里指喝酒。
7. 双飞谢屐游:陶渊明喜欢游览山水,这里的“双飞”意为一起畅游山水。
8. 洪都:即南昌,此处的“高阁”指的是滕王阁。
9. 落霞孤鹜唱渔舟: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去完善
赏析
《和黄教授山堂招饮》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黄教授山堂举行的宴会场景。首联描述了黄教授的学术成就和身份地位,以及诗人们以鸥鹭为比喻的相聚。颔联进一步强调了宴会地点的优美和宾客的高雅。颈联表达了诗人愿意尽情畅饮的喜悦,并期望与友人共同游览山水的心情。尾联则以洪都高阁的美景为喻,表现出宴会中宾主的融洽气氛,最后以“落霞孤鹜唱渔舟”的画面收尾,更加深了这种意境之美。全诗语言古朴典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真挚的朋友情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黄教授山堂招饮》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是诗人吕声之所作。在南宋初年,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民众疾苦。此时,吕声之以诗歌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在这段时间里,吕声之的生活也颇有些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此后,他致力于诗书画创作,以笔墨抒发胸中壮志。
此外,当时的南宋朝廷在北方金国的压迫下,偏安江南一隅,虽然经济繁荣,但政治腐败严重。吕声之身为士人,对此深感忧虑。因此,他的诗歌作品中,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