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石佛寺

标题包含
游石佛寺
金吾不必问行由,此去逍遥物外游。 半坞白云藏宿雾,一声横笛下归牛。 喜瞻杰阁三生像,藐视丛林四海州。 为写濯缨疎拙句,谁言墨迹至今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金吾:古代指皇帝出行时仪仗队的卫士,这里代指官员。 2. 行由:行程或来历。 3. 逍遥:自在游乐,不受拘束。 4. 物外游:超越世俗的游玩。 5. 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 6. 宿雾:犹言晨雾。 7. 横笛:竹制的横吹乐器。 8. 三生像:佛教认为众生在三生石前(诗中的“杰阁”)上可以看到自己过去的形象,借指石佛寺中的佛像。 9. 藐视:轻视,看不起。 10. 丛林:指寺庙。 11. 四海州:指全国各地。 12. 濯缨:清洗帽带,比喻超脱世俗。 13. 疏拙句:才疏学浅的诗句。 14. 墨迹:书法或绘画作品的痕迹。
去完善
赏析
《游石佛寺》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石佛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神秘与超脱世俗的氛围。首联用“金吾”一词,体现了诗人在游历过程中的自由无拘无束;颔联则通过对白云、宿雾、横笛等景物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在游历过程中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颈联则以“喜瞻杰阁三生像,藐视丛林四海州”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人生态度的豁达;尾联则表达了诗人以文字记录此次游历的感受,体现出他对历史的关注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石佛寺》这首古诗创作于明朝,为吕声之所作。此时正值晚明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兴盛。 在这段时间里,吕声之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曾入仕为官,又因官场黑暗而辞官回乡,潜心学问。这一人生经历使得他对世态炎凉有着深刻的体会,也为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游历石佛寺时,吕声之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篇。 此外,晚明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各种文学艺术形式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吕声之深受传统文学的影响,尤其是禅宗哲学和山水诗的传统,这些都为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