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岩庵寄诸兄弟
地接丹丘姥岭赊,山盘曲折状如蛇。
每因过此瞻双陇,何必从旁置万家。
孝弟本根时润泽,诗书种子日萌芽。
到来岂但春秋祀,酌水何妨一献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丹丘:古代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应该是指代美好的地方。
2. 姥岭:没有找到确切的解释,可能是作者虚构的地名。
3. 赊:遥远的样子。
4. 双陇:可能指的是两座坟墓,表示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5. 孝弟: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 本根:根本,源头。
7. 诗书:诗是指《诗经》,书是指《尚书》,这里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8. 萌芽:指诗书种子的发芽成长。
9. 春秋祀:按照春秋二季的时间祭祀祖先。
10. 酌水:舀水或喝酒的意思,这里应该是祭祀时的仪式之一。
11. 一献花:献上鲜花以示敬意。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怀的诗。首联“地接丹丘姥岭赊,山盘曲折状如蛇”描述了陈岩庵周围的地形地貌,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其蜿蜒曲折的特点。颔联“每因过此瞻双陇,何必从旁置万家”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感情,他认为这里并不需要太多的房屋和人烟,只要保持它的自然状态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颈联“孝弟本根时润泽,诗书种子日萌芽”则体现了诗人的价值观,认为孝道和兄弟情义是人生的根本,而读书学习则是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尾联“到来岂但春秋祀,酌水何妨一献花”则表达了对陈岩庵的敬意,表示来到这里不仅仅是祭拜祖先,还可以斟酌清酒、献上一束花来表达自己对这里的感情。整首诗既赞美了自然风光,又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具有深厚的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陈岩庵寄诸兄弟》是南宋诗人吕声之所创作的古诗词。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正值金国南侵时期,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原百姓颠沛流离,家破人亡的惨状随处可见。而诗人吕声之正是这个时代的一员,他的家族和亲友也深受战乱的影响,因此他对时代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诗中,他以陈岩庵为载体,表达了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传达出对家园破碎、兄弟离散的悲痛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哀愁和伤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