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止斋陈先生
万里长江发自岷,作兴一代有斯人。
六经疑难言前解,千古兴亡笔下陈。
爱向田间看耜耒,肯留天上掌丝纶。
如公到处镌佳句,今日池塘草自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岷:岷山,位于四川省境内。
2. 作兴:造就,培养。
3. 六经: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
4. 兴亡:国家兴盛和衰亡的历史过程。
5. 耜耒:古代农耕用的农具,用于翻土和耕作。
6. 天上掌丝纶:指在朝廷中担任文官职务。
7. 如公:像您这样的贤能之人。
8. 池塘草自春:形容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悼止斋陈先生》这首诗以长江源头比喻人才的产生,颂扬了悼止斋先生的学识和才华。他在诗中化用古人的诗词典故,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文人风骨。前三联赞颂了先生对于儒家经典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于历史兴衰的深刻洞察。他热爱生活,关心民生,对国家的治理有着高度的责任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逝去的才子充满深情的怀念,愿他的诗句能够如同春天里的花朵一样永不凋谢,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悼止斋陈先生》是吕声之于南宋末年时所作的一首悼念诗。在公元1279年前后,正值蒙古帝国对南宋的战争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此时,吕声之年老退休,居于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而陈先生则是吕声之的好友,名叫陈著,号止斋,是一位忠诚于南宋的官员。他在宋亡后忧愤而死,因此吕声之写下此诗哀悼这位故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