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杜潭题曾祖庆源庵

标题包含
过杜潭题曾祖庆源庵
横江灏气欲欺裘,木落千林水露洲。 偶为搜荒投陇亩,因而展省到松楸。 神驹已应当年兆,祥笋还为后裔留。 寄与老僧勤洒扫,庭前橘绿桂香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横江】指长江。 【灏气】形容水势浩渺,这里借喻江水。 【欺裘】欺骗。这里可以理解为江水浩瀚的样子连衣裘也显得渺小。 【木落】指树叶凋落。 【千林】众多的树木。 【露洲】指被露水打湿的小洲。 【偶为】偶然为之。 【搜荒】寻找荒地。 【投陇亩】投入田地中。 【展省】表达思念之情。 【松楸】指墓地,这里指曾祖的墓。 【神驹】指马匹。 【当年来兆】当年就有征兆预示。 【祥笋】吉祥的竹笋,这里可能暗示后人将会大有作为。 【后裔留】留给后代子孙。 【寄与】托给。 【老僧】指年老的僧人。 【勤洒扫】勤快地打扫。 【庭前】庭院前面。 【橘绿】橘子绿色的时候。 【桂香浮】桂花香气四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同时也传达了对家族的思念和期待。首联描绘了宽阔的江水、凋落的树木和水中的小岛,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颔联表达了作者在探寻家族历史时的心情,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之情。颈联则寓意家族的优秀传统将延续下去,如同良驹与祥笋一样茁壮成长。尾联则是作者对寺庙中老僧的寄语,希望他能辛勤打扫,让庭院中的橘树和桂花散发出香气,象征着家族的繁荣昌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家族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杜潭题曾祖庆源庵》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其时正是国家危机四伏、民族矛盾尖锐的特殊时期。作者吕声之在这时期因为战乱和民族压迫,不得不颠沛流离,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在途经杜潭时,看到了曾祖曾居住过的庆源庵,不禁想起了昔日家族的繁荣与辉煌。 在创作这首古诗的时候,吕声之一方面感叹家族的变迁和国家民族的危难,另一方面也对家族的过往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他希望通过写诗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和对家园的向往,同时也希望借此传递出对和平与安宁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