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晓别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一夜,那荷花仿佛流下了许多红色的泪珠。

去完善
释义
芙蓉:荷花的别称;红泪:形容荷花上的露珠如美人的眼泪。

去完善
赏析
《板桥晓别》以清晨的离别场景作为开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深沉的情感。首句“回望高城落晓河”便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远。紧接着,“长亭窗户压微波”将视线拉近,聚焦于长亭这一传统的送别场所,使得情感更加凝重。
第三句“水仙欲上鲤鱼去”运用了神话元素,不仅增添了诗意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离别的不可避免。最后一句“一夜芙蓉红泪多”则以荷花喻人,形象地表达了离别时的哀伤和不舍。整首诗情景交融,既展现了诗人精湛的艺术造诣,又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离愁别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彼时李商隐正处于人生中较为困顿的阶段。他仕途坎坷,饱尝离别之苦。此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具体而言,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板桥与亲友分别时所作。当时晓色朦胧,他回首望向高城,看到晓月映照下的河流,又目睹长亭临水的景致,心中满是对即将离别的亲友的不舍以及自身境遇的感慨,于是将这复杂情思融入笔端,成就了此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