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九七

标题包含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九七
一亘清虚,十分明白。 借兮是功,转兮非色。 天盖地擎兮体之有余,雷轰电掣兮用之不测,情未生时如何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正觉,俗名李元吉,字正觉,号明心子。他生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卒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 释正觉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对佛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一亘清虚:"一亘"表示无边无际,而"清虚"指的是清新空旷的空间或心境,此句表达的是广大的空间和心灵的无拘无束。 2. 十分明白:指事物或道理非常清楚明了。 3. 借兮是功,转兮非色:"借兮"表示一种谦虚的态度,"是功"即赞美对方的修为;"转兮非色"的"转"意为转换,"非色"则指没有固定的形象,这句赞美对方达到无我的境界。 4. 天盖地擎兮体之有余:"天盖地擎"形容天空覆盖地面支撑,形象地比喻广阔无边的空间;"体之有余"则表示如此广博的包容力仍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5. 雷轰电掣兮用之不测:"雷轰电掣"描述大自然的壮丽景象,"用之不测"表示这种力量无法预测和控制,用来象征人的智慧和能力。 6. 情未生时如何隔:这是提问,意为在情感还没有产生的时候,如何去感受和理解?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词中,作者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清虚”、“明白”等意象的描绘,以及借用佛家思想中的“转”与“借”的概念,传达了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首先,他通过“一亘清虚,十分明白”这一对仗句,强调了个体在面对世界时的宁静和清醒态度。接着,他用“借兮是功,转兮非色”进一步阐发了这一理念,表明只有舍弃自我,方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随后,作者又以“天盖地擎兮体之有余,雷轰电掣兮用之不测”强调生命力量的无穷无尽,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勇气。最后,他以“情未生时如何隔”收尾,表达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平衡,以及生命中所应追求的超脱状态。总之,这首诗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展现了一位得道高僧所具有的智慧和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九七》是宋代诗人释正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当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在这个背景下,诗人以佛教禅宗的理念,表达了对于生死、无常的哲思。 释正觉在南宋初期是一位著名的僧人,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游历过许多地方,接触过各种人物。这些经历使得他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认识,也使他的诗歌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理。在这首诗中,他以禅人的身份,通过对化主的赞美,传达了佛教禅宗对于生命、生活的独特见解。 在这一时期的宋朝,虽然政治局势动荡,但在文化艺术方面却有很大的发展。佛教禅宗在当时非常兴盛,影响了许多人。释正觉作为一位禅宗高僧,他的作品反映了这一时代的文化特点和社会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