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庸斋先生韵赠黄隆中
醒眼隆中阅逝川,茅茨为屋竹为椽。
吟成梁父时当隠,炊熟邯郸客正眠。
汉土一抔无处觅,白坟三尺有人怜。
君归欲作千年计,只合躬耕一寸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隆中山谷里,清醒的眼睛观察着流逝的时光,简陋的房屋以竹子作为屋顶和支柱。这里的人们每当吟唱《梁父吟》时就显得格外低调、内敛。此时,正有客人休憩于茅舍之中,在邯郸美梦中流连。那一捧汉朝的土地已经无法寻觅,那三尺高的白色坟墓却仍然有人前来吊唁。如果有一天你要回来谋划千秋大业,那么你应该亲自去耕耘那一分田地。
去完善
释义
1. 醒眼隆中阅逝川:醒眼,清醒的眼睛;隆中,黄隆中的居所;逝川,流逝的河水,这里比喻时间或历史。本句意思是,以清醒的眼光看待历史变迁。
2. 茅茨为屋竹为椽:茅茨,用茅草做屋顶;椽,房梁上的木条。这句是说黄隆中的居住环境简单而朴素。
3. 吟成梁父时当隠:吟成,创作完成;梁父,《梁甫吟》,古代一首描写壮志未酬的诗;时当隠,及时隐退。这句是说黄隆中在创作完《梁甫吟》后就及时隐退了。
4. 炊熟邯郸客正眠:炊熟,煮熟的食物;邯郸客,指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他曾在邯郸推行改革,后因内乱而死;正眠,正在睡觉。这句是说黄隆中的客人此时正在休息。
5. 汉土一抔无处觅:汉土,汉代的土地;一抔,一把,形容土地之少;无处觅,找不到。这句是说汉朝的土地现在已经难以寻觅了。
6. 白坟三尺有人怜:白坟,白色的坟墓;三尺,约0.9米,形容坟墓的大小;有人怜,有人同情。这句是说即使白坟如此小,也有人为之同情。
7. 君归欲作千年计:君归,你回去;欲作,想要做;千年计,长期的计划。这句是说黄隆中回去后要开始实施长期计划。
8. 只合躬耕一寸田:只合,只应该;躬耕,亲自耕种;一寸田,一小块田地。这句是说黄隆中应该亲自耕种一小块田地来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朱继芳的视角出发,表达了他对黄隆中的关心和期许。首联描述了黄隆中居住环境,醒眼隆中是诗人在提醒黄隆中要关注时事变迁。颔联描述了黄隆中的生活和心态,他有时隐居在山野之中,有时又与宾客共同品尝世俗之乐。颈联表达了对黄隆中在世事纷扰中的关念,希望他能坚守自己的理想。尾联是诗人的期望,希望黄隆中能够有长期的计划,并且深入耕耘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真我,面对人生百态。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黄隆中的关怀和期望,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朱继芳的《次庸斋先生韵赠黄隆中》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未详。诗人朱继芳在诗中表达了对好友黄隆中的关爱与期许。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权相对稳定,但朝政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仍然严重存在。朱继芳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关注国家大事的同时也关心民众生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写自己与黄隆中的友谊,寄托了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朋友的关爱。
朱继芳在当时的文人圈中颇有影响,他与黄隆中关系深厚,彼此间常有诗歌唱和。在这段时间里,朱继芳经历了科举不第、官场受挫等人生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写给黄隆中的,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