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标题包含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他是清代著名词人、文学家,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纳兰性德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他的家族是满族八大姓之一的叶赫那拉氏,地位...查看更多
鱼小月
去完善

译文
清凉的香气弥漫在红色桥上,犹如梦境一般。当梦醒来时,听到远处传来的胡笳声。月光洒在桃花上,雨水停歇后的春天里,燕子的家在树枝间。 自从离别后,还有谁能够演奏那忧伤的曲调?断肠天涯,青春年华悄然逝去,只有一缕茶香透过碧纱窗。
鱼小月
去完善
释义
1. 采桑子:词牌名。 2. 冷香:指清香的花。 3. 萦遍:充满。 4. 红桥:此指园林中的红色桥梁。 5. 梦觉:从梦中醒来。 6. 城笳:城头上的胡笳声。 7. 月上桃花:月亮升起,照耀着桃花。 8. 雨歇:雨停。 9. 燕子家:燕子的巢穴。 10. 箜篌:古代一种弦乐器。 11. 别后:离别之后。 12. 鼓:弹奏。 13. 肠断:形容极度悲痛。 14. 天涯:遥远的地方。 15. 暗损:不知不觉地消磨。 16. 韶华:美好的时光,这里指青春年华。 17. 一缕茶烟:泡茶时冒出的热气。 18. 碧纱:绿色的纱帐。
鱼小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采桑子》描绘了纳兰性德在梦境中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奈。首句“冷香萦遍红桥梦”以“冷香”和“红桥梦”为线索,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如梦如幻的场景。接下里的“梦觉城笳”则表明梦境已破,现实中的城楼上传来的胡笳声让人惊醒。然后词人以“月上桃花”和“雨歇春寒燕子家”这两句细腻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伤感的景象。 “箜篌别后谁能鼓”一句展现了词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此时的他已经不能再听到那美妙的箜篌之音了,心中的哀愁愈发沉重。紧接着的“肠断天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感叹命运的捉弄和无尽的孤独。结尾两句“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则以一种沉静的方式收尾,展现出词人在失落之中依然保持一份冷静与超脱的心态。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堪称纳兰性德的佳作。
鱼小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康熙十五年创作的,正值其人生最为绚烂的阶段。这年,年仅二十岁的纳兰性德进士及第,开始了他的朝廷生涯。此时的他才华横溢,仕途通达,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然而,与这种外表的显赫相对应的是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纳兰性德是一个深情之人,他的作品往往透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在创作这首词的时期,清王朝正逐渐走向鼎盛,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朝堂上的党派斗争也日益激烈,这对纳兰性德的心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面对繁华盛世背后的种种纷争,这位年轻的才子感到了无尽的忧虑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鱼小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