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标题包含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他是清代著名词人、文学家,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纳兰性德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他的家族是满族八大姓之一的叶赫那拉氏,地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又怎能比得上那些看似风光却薄情寡义的富贵之人呢?他们曾许下的“比翼鸟”“连理枝”的誓言,如今早已化为泡影。
去完善
释义
薄幸:薄情、负心;锦衣郎:指富贵人家的男子;比翼连枝:比喻夫妻恩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哀婉动人的方式表现了爱情从甜蜜到破碎的过程。开篇两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通过对比“初见”与“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于情感渐行渐远的无奈与惆怅。接下来,“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揭示了人性中的善变,并将责任推给对方,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痛苦。 下半部分引用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典故,用“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悲哀——即使被辜负,也依然选择默默承受,毫无怨言。最后一句“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则带有讽刺意味,批判了那些虚伪的承诺和表面光鲜实则薄情的人。 整首词结构严谨,语言凝练,既蕴含浓厚的个人情感,又具有普遍意义,堪称经典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四年,纳兰性德正值而立之年。这位出身显贵的词人,虽身居高位却始终难掩内心的孤寂。这首词创作于他与爱妻卢氏阴阳两隔之后,借古喻今,以女子口吻诉说离殇之情。词中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暗含着对人心易变的怅惘。秋夜微凉,画扇蒙尘,恰如那逝去的爱情,令人黯然神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