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然而这其中蕴含着深远的趣味,请不要忽视。借运送黄檗的人代为传递此信,内容简略,未能尽述,辋川山中人王维敬呈。

去完善
释义
黄檗:一种植物,可能指药材或染料;不一:不尽相同;白:陈述。

去完善
赏析
本文虽为书信,却充满诗意,巧妙融合了叙事、写景与抒情。开篇点明时间背景,奠定了全文清幽宁静的基调。随后通过对冬夜山景的细腻刻画,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月光下的灞水、波光粼粼的辋川、寒山远火、深巷犬吠等,动静结合,层次分明。
下片转入对春日景色的想象,笔触更加灵动鲜活,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同时,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诚挚邀请,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超脱尘世的闲适情怀。
整体行文流畅自然,语言凝练优美,既体现了王维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艺术造诣,也折射出其淡泊宁静的人生哲学。这种“不急之务”背后,实则蕴藏着深刻的生命感悟与审美追求,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时值唐玄宗开元年间,王维隐居于辋川别业。彼时他已过不惑之年,历经宦海沉浮,愈发热衷于山水田园的清幽生活。腊月末的一个月夜,王维感念友人裴迪虽近在咫尺却因温习经书而不能同游,遂独自前往山中赏景。漫步至感配寺,与僧人共进斋饭后,写下这封信札,既记录沿途所见所感,又盛情邀请好友待春日同游,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陶醉以及对知己相伴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