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蚊

标题包含
夜蚊
夜蚊告教一何奇,妙语都捐是与非。 偏向耳旁呈雅奏,直来面上发深机。 惜哉顽固终难入,多是聋迷听者希。 费尽谆谆无领略,更烦明月到窗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简(1090年-1143年),字敬仲,号慈湖,浙江慈溪人。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是宋明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杨简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于北宋末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夜间蚊子嗡嗡叫,实在是非常奇特,它们的话如此微妙,让人难以分辨是非。它们喜欢在人的耳边发出美妙的旋律,又时常在人面前展现出深沉的智慧。可惜这些聪明的生物最终难以被理解,多数人都像耳聋眼花一样难以领略其中奥妙。因此,即使我用尽了耐心去教诲,也无法使他们真正理解这奇妙的世界,反而让我感到烦躁,期待着明月的降临,让它们离开窗口。
去完善
释义
1. 夜蚊:指夜晚的蚊子。这里的“夜”是借代的用法,用来表示时间,即在夜间。 2. 告教:这里指的是告诉、告知的意思。 3. 一何:多么的意思。 4. 妙语:指美妙的言辞或言论。 5. 都捐:全都舍弃的意思。 6. 是与非:这是与不是的意思,是古汉语中的判断句式。 7. 偏向:倾向于、倾向于某种方向的含义。 8. 耳旁:耳朵旁边,这里是指在身边、在耳边。 9. 雅奏:高雅的音乐演奏。 10. 直来:直接过来的意思。 11. 面上:脸上、脸部的意思。 12. 深机:深刻的谋略或者心机。 13. 惜哉:表示惋惜的词语,意思是可惜啊。 14. 顽固:固执己见,不易改变。 15. 难入:难以进入、难以理解的意思。 16. 多是:大多数是这样。 17. 聋迷:耳聋眼瞎的意思,形容人对事物不清楚、不明白。 18. 听者希:听到的人很少的意思,这是一个成语,希表示稀少。 19. 费尽:用尽所有的力量、精力。 20. 谆谆:恳切教诲的样子。 21. 无领略:无法领会、理解的意思。 22. 更烦:更麻烦的意思。 23. 明月:明亮的月亮,这里用来比喻光线充足的环境。 24. 窗扉:窗户。
去完善
赏析
《夜蚊》是南宋诗人杨简的一首寓言诗。全诗以夜蚊的嗡嗡声为引子,通过描绘夜蚊的习性,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坚守信念的精神风貌。 首联“夜蚊告教一何奇,妙语都捐是与非”,开篇就展示了杨简的独特视角。他化身为一只夜间出没的蚊子,以蚊虫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寻求启迪。这里,他将夜蚊的嗡嗡声比喻为奇妙的话语,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哲理的思考空间。 颔联“偏向耳旁呈雅奏,直来面上发深机”,进一步描述了夜蚊的行为特点。它们喜欢在人们的耳边发出声音,同时在脸上展现自己聪明的一面。这里的“深机”是指夜蚊巧妙地避过人们的驱赶,显示其独特的生存智慧。诗人通过对夜蚊习性的描绘,暗含了对世间人事的洞察和讽喻。 颈联“惜哉顽固终难入,多是聋迷听者希”,诗人笔锋一转,感慨那些顽固不化的人,即使夜蚊如何努力向他们传达智慧和启示,也无法使他们觉悟。同时,他也讽刺了那些盲目无知、沉溺于世俗的人,他们无法领悟到夜蚊的智慧。 尾联“费尽谆谆无领略,更烦明月到窗扉”,强调了自己虽尽心尽力地教诲,但终究无法改变世人的固执与愚昧。他借明月照进窗户的意象,表达了孤独的心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蚊》是南宋诗人杨简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59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首诗中,杨简通过对夜蚊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杨简(1141-1226),字敬仲,号简斋,浙江慈溪人。他是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曾任崇政殿说书、秘书省校书郎等职。杨简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金兵南侵,使得江南地区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失所。作为一位关心民瘼的政治家,杨简对这种状况深感忧虑。 在杨简的一生中,他多次上疏谏言,主张改革政治,振兴经济,加强国防建设。然而,他的主张并未得到当权者的重视,反而受到了排挤和打击。这使得他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夜蚊》一诗正是杨简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述夜蚊的骚扰,他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环境的忧虑;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杨简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责任担当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