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刺史蔡直之挽词二首 其二
能事实伟甚,谦终犹罕闻。
忘身宾出日,歛手避浮云。
天欲消胡运,人谁靖楚氛。
未刊千字诔,长掩一丘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收到,下面是关于这首《吉州刺史蔡直之挽词二首 其二》的注释:
1. 吉州:中国历史上古九州之一,具体地域范围多有变更,这首诗中的吉州可能指的是现在的江西省吉安市一带。
2. 刺史: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3. 蔡直之:此处为被悼念者的名字,生卒年不详,曾任吉州刺史。
4. 能事实伟甚,谦终犹罕闻:意思是他的事迹非常伟大,而他的谦虚在临终之前仍然很少听到。
5. 忘身宾出日,歛手避浮云:形容蔡直之为了国家事业可以忘记自身利益,并且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
6. 天欲消胡运,人谁靖楚氛:这句诗寓意着国家的危机已经渐渐消退,然而仍有楚地的风俗需要整顿。
7. 未刊千字诔,长掩一丘坟:诗句表示还没有把一千字的悼文刻录下来,就已经长埋于一个坟墓之中。
去完善
赏析
吉州刺史蔡直之为人正直、才能卓越,他的谦逊和忠诚为世人所罕见。他为官公心忘己,处事谨慎稳重,一生洁身自好,为人敬仰。天意注定消除胡人的命运,人们都希望蔡直之能够安定楚国,他的去世令人悲痛惋惜。他的离世使世间失去了一位杰出的人才,人们只能通过这千字悼词来缅怀这位伟大的官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吉州刺史蔡直之挽词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叶适在公元1159年创作的一首悼亡诗。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战乱频繁。叶适目睹了国家和人民的苦难,深感忧虑和悲痛。他一生致力于国家政治改革,但由于朝廷内部的腐败和党争,他的理想并未实现。
在这一年里,叶适的好友、吉州刺史蔡直不幸离世。这对叶适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曾在政治上共同主张抗金救国,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因此,叶适在悲痛之中写下了这首挽词,以此表达对蔡直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思考。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南宋社会的风貌。在这个时代,民众饱受战乱之苦,生活艰难。而朝廷内部却党争不断,政治黑暗。这种社会背景为叶适的诗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得以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