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汪提刑祈雨

标题包含
和汪提刑祈雨
感格谁知汪仲举,步虚未了龙来语。 会稽秦望都洗清,越人唤作提刑雨。 我慙老惰无精勤,累月唤龙龙不闻。 水南早禾贪结实,一夕烂死为泥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叶适(1150年-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居士,世称水心先生。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叶适出生于浙江温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感格:感动天神。 2. 步虚:道士或神仙在天空中行走。这里指祈雨。 3. 会稽:浙江绍兴一带,即今绍兴市。 4. 秦望: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又名秦望山,为秦始皇南巡时所望之处。 5. 越人:古代越国人,居住在浙江一带。 6. 提刑雨:祈求降雨的仪式。 7. 水南:地理位置不详,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地名。 8. 早禾:早熟的水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祈雨的古诗词,诗人叶适通过与汪仲举的对话,表达了他对祈求甘霖的喜悦之情。诗句中的“感格谁知汪仲举”表示了对汪提刑虔诚祈祷的敬佩;“步虚未了龙来语”则暗示了龙神听到祈祷后的回应。紧接着“会稽秦望都洗清,越人唤作提刑雨”表达了甘霖普降的景象,使人们称赞这是提刑的功劳。 接下来,“我慙老惰无精勤,累月唤龙龙不闻”表达了诗人的自责,因为自己没有像汪提刑那样勤奋地呼唤龙王,所以长时间没有看到甘霖降临。最后,“水南早禾贪结实,一夕烂死为泥尘”描绘了干旱的严重景象,水稻为了成熟而拼命汲取水分,但在一夜之间却全部枯萎凋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祈雨过程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渴望为人民谋福祉的崇高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汪提刑祈雨》是宋代诗人叶适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960年-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北宋、南宋两个政权并立的阶段,政治局势较为复杂。 作者叶适生活于南宋年间,此时社会矛盾尖锐,战乱频繁。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叶适关心民生疾苦,对国家的治理现状深感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祈求降雨的诗篇,希望通过上天的恩赐缓解农民的困境。 诗中的“汪提刑”是指汪纲,他在当时担任提刑一职,负责司法监察工作。诗中的祈雨主题是希望汪纲能够为农民百姓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时光。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期望各级官员都能关注民生,为民造福的美好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