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孟浩然
郊外凌兢西复东,雪晴驴背兴无穷。
句搜明月梨花内,趣入春风柳絮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郊外的旷野上,我骑着毛驴穿行于东西之间,雪地已然放晴,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兴致。在这样的景致里,我用诗句捕捉到了月光与梨花的美丽,而乐趣则在于春天柳絮的飘扬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凌兢:寒冷而令人恐惧。这里形容郊外的寒冷景象。
2. 西复东:指诗人一行人从西向东行进的过程。
3. 驴背:骑驴。古人出行常常骑马或骑驴。
4. 句搜:搜寻诗句的意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欣赏沿途景色时寻找灵感和诗意。
5. 明月梨花:明亮的月光与洁白的梨花相映成趣的景致。
6. 趣入:走进趣味盎然的境地。这里可以理解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7. 柳絮:柳树的种子,带有绒毛,随风飘扬,象征春天的到来。
去完善
赏析
《忆孟浩然》是唐代诗人唐彦谦的一首描绘友情的诗歌。首句“郊外凌兢西复东”描述了在寒冷的冬日里,诗人和朋友孟浩然在郊外游历的情景,他们兴致勃勃地在雪后的世界漫游,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接下来的“雪晴驴背兴无穷”则进一步表达了这种盎然的兴致。尽管冬天的雪冷冰人,但诗人们骑在驴背上欣赏雪景,抒发着对自然和友情的深深感慨。
接下来两句“句搜明月梨花内,趣入春风柳絮中”则是对孟浩然才情的赞美。诗句中的“明月梨花”和“春风柳絮”都是春天美好的景象,代表着希望、生机与活力。而孟浩然的诗句则在这春光中熠熠生辉,他的才情如同春风吹拂下的柳絮般自由飘逸,又如梨花般的清新脱俗。
综上,本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冬日里的出游经历,展现了与友人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对孟浩然才情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孟浩然》是唐代诗人唐彦谦创作的一首怀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40年前后,正值唐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怀念友人孟浩然,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唐彦谦生于书香门第,才华横溢,然而生不逢时,仕途不顺。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及第。这使他深感沮丧,也对当时的官场产生了失望之情。在这样的心境下,他选择了归隐田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他的诗才横溢,却淡泊名利,一生未仕。他与唐彦谦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因此成为了唐彦谦敬仰和怀念的对象。在这首诗中,唐彦谦通过对孟浩然的追忆,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薄态度。
总的来说,《忆孟浩然》是在一个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抉择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