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智道者
胸中历历几山川,竹杖芒鞋四十年。
赤手旋为新活计,白头犹作旧因缘。
如如妙境无多事,了了真心不碍禅。
安坐高峰重点检,未须枕石伴云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心里清晰地记着走过的那些山川河流,拿着竹杖穿着草鞋已经走过了四十年。
白手起家找到了新的生计,年纪大了却仍在做过去的老本行。
生活中美妙的地方不多不少,明白了真心也就不妨碍参禅悟道。
安然地坐在山巅,只需要仔细检查自己做得怎样,并不需要枕着石头伴着云彩睡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智道者:一位僧人,为诗人的朋友。
2.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
3. 竹杖芒鞋:古代文人士大夫常用的出行装备。
4. 赤手:空手,比喻无所依靠。
5. 如如妙境:佛教语,指真如之境,是一种超越世俗观念的境地。
6. 了了:明白,理解。
7. 安坐高峰:在高山上安然静坐。
8. 枕石伴云眠:形容隐逸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智者的生活场景和精神境界。首联描述了他心中清晰地印着山河景象,手持竹杖和草鞋,已经过了四十年。颔联刻画了他在老年时期仍然坚持原来的生活方式,不断寻求新的生活手段。颈联表达了他对如如妙境的深刻领悟,内心清净无碍,使得他超脱世俗纷扰。尾联通过对比安坐高峰与枕石伴云两种不同的修行方式,强调了这位智者已达到一种全新的境界,不必借助外在形式来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全诗通过对智者形象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出其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作者对智慧和心灵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智道者》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仲并在公元1158年左右创作的。在这个时期,国家正处于金朝和南宋对峙的时期,社会动荡,民生疾苦。
仲并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性格豪放,关心国家大事,对时事有着深刻的了解。他的一生历经坎坷,曾担任官职,但因为直言敢谏,多次被贬。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这首诗中,仲并向智道者告别,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和不舍。同时,他也希望智道者能够在旅途中有所感悟,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对友人的真诚关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