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竹
嵚岑何处峰,来伴萧疏竹。
悠然方丈间,寄此千里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巍峨的山峰从哪里来,与孤独的竹子相伴。
在宁静的空间里,寄托着千里的视野。
去完善
释义
《对竹》:这是一首描绘竹林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写山峰与竹子的关系,表达出清幽的自然之美和内心超脱尘世的情感。
1. 嵚岑(qīn cén):形容山势险峻。
2. 何处峰:指不知名的山峰。
3. 来伴萧疏竹:意思是这座山峰来到这萧瑟的竹林之中。
4.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5. 方丈:佛家语,原指古印度佛教圣地的建筑形式,这里借指寺庙。
6. 千里目:指远大的目光或眼界。
去完善
赏析
《对竹》是宋代诗人仲并的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山峰与竹子为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卷。通过“悠然方丈间,寄此千里目”的表达,将诗意与哲理相融合,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仰和对生活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对竹》是南宋诗人仲并的一首题画诗,创作于公元1195年。此时正值金朝灭北宋(1127年)后的南宋时期,外部战乱频繁,而内部政治斗争也激烈不已。
仲并身处其中,虽具有才情,然并未得到重视,只能潦倒落魄度日。他在社会底层行走,接触民生疾苦,感受时局变化,并对那些励精图治、关心国事的士人抱有深深敬仰。这首诗便是他对竹子高尚品质的一种赞赏和向往,希望自身也能如同竹子一般坚韧挺拔,抵挡住风雨的袭击,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