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致政节推朱子发归无锡二首 其一
白发倦场屋,一官初自娱。
幡然挂章绂,遽作卧江湖。
耆旧添佳传,都门续故图。
会当垂不朽,名与惠山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头发变白的老者疲惫地离开了考场小屋,终于开始享受一份自己的官职。突然间放下了那华丽的丝带,决定就此归隐江湖。这让旧日的朋友增添了一段美好的传说,也让都门的故事得以延续。他的名字和德行应该共同永垂不朽,就像惠山那样万古长青。
去完善
释义
1. 白发倦场屋:白发,形容年纪大;场屋,古代科举考场。这里指朱子发年纪已大,厌倦了科举考试。
2. 一官初自娱:一官,指担任县令一职;自娱,自我娱乐,这里指朱子发上任后享受地方政务。
3. 幡然挂章绂:幡然,迅速改变的样子;挂章绂,意指辞官。这句说朱子发迅速辞去官职。
4. 遽作卧江湖:遽,立刻;卧江湖,指退居江湖,不再过问世事。这句话描述朱子发退隐江湖的行为。
5. 耆旧添佳传:耆旧,指年高望重的老人;佳传,美好的事迹。这句话表示朱子发的举动将为年长之人增添美好事迹。
6. 都门续故图:都门,京城;续故图,指描绘昔日交往的图画。这句说明在京城有人继续描绘朱子发昔日交往的美好画面。
7. 会当垂不朽:会当,终将;垂不朽,流传后世。这句表示朱子发的名声终将流传百世。
8. 名与惠山俱:名,名声;惠山,江苏无锡的一处名胜,有著名的惠山泉。这句话表示朱子发的名声将与惠山泉一样源远流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白发倦场屋,一官初自娱”描绘了友人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形象;“幡然挂章绂,遽作卧江湖”则表现了友人果断辞官、追求自由的精神。“耆旧添佳传,都门续故图”是对友人一生功绩的肯定,也是对他在故乡受到尊重的美好祝愿。最后的“会当垂不朽,名与惠山俱”则是期望友人的名声能够如惠山一般,永垂不朽。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敬仰和美好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致政节推朱子发归无锡二首 其一》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仲并所作。这首古诗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年间(约公元1190-1194年)。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光宗皇帝在位期间政治黑暗,朝纲废弛,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仲并,这位出身贫寒的书生,在经历了科举落榜的挫折后,逐渐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和民间的疾苦。他寓居杭州,以文会友,关心民生,对时事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朱子发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朱子发是一位退休的地方官员,他清正廉洁,关心百姓,深受民众爱戴。
当得知朱子发即将告老还乡,回归故乡无锡时,仲并为表达对这位友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挥毫写下了这首送别诗。在诗中,仲并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赞扬了朱子发的清廉品质和高尚情操,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国事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忧虑。这首诗展现了南宋文人儒家的爱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