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氏旷远亭
高人心迹喜双清,旷远幽亭谁与名。
簷外落花仍落絮,坐中倾国与倾城。
松声传壑风初急,帆影飘空浪未平。
不尽樽中今日醉,匆匆轻去得无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高尚者的心态追求清澈,宽敞僻静的亭子无人命名。
屋檐之外的花儿纷纷落下,犹如飞絮,座中有美丽的女子和英俊的男子。
松树的声音随着风声传来,波涛汹涌的海浪还未平息。
今天在酒宴上尽情痛饮,时间过得太快了,离开时心情也匆匆忙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高人:品行高洁的人。
2. 心迹:心情和事迹。
3. 双清:清静的境地。
4. 旷远幽亭:宽阔辽远的清幽亭子。
5. 簷外落花仍落絮:屋檐外的落花和柳絮。
6. 倾国倾城:形容女子美貌。
7. 松声传壑:风吹过松树的声音传来山谷。
8. 帆影飘空:帆船的影子在天空中飘荡。
9. 不尽樽中今日醉:今天喝不完的杯中酒。
10. 匆匆轻去得无情:指离开时很匆忙显得无情无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题目为《题吴氏旷远亭》,是一首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的佳作。诗人仲并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旷远亭周围的美景:落絮、落花、风声、帆影等景象都传达出清幽的氛围。同时,“倾国与倾城”也暗示了座中宾客的风流雅致。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时间的珍视,表达出人生短暂的无奈之情。整首诗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对美好景色的热爱,堪称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吴氏旷远亭》是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仲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此时正值金国南侵,战乱频发之际。
仲并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他曾出任太学正,后因直言被贬谪。在远离朝政的日子里,他游历山川,结交贤达,寄情于山水之间。而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外患内忧,民不聊生。金国的入侵给南宋带来巨大的压力,朝廷的腐朽无能使得民生疾苦。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仲并通过《题吴氏旷远亭》一诗,表达了他在游览旷远亭时的心境和感慨。他通过描绘旷远亭的景色,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同时,也体现了他在人生低谷时,依然保持着豁达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