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岩诗 其一
古寺青枫外,平湖暮霭西。
乱花经雨薄,冷蝶趁人低。
俯槛留连语,听禽自在啼。
风光兼客恨,樽游故须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青翠的枫树林外,古老的寺庙矗立;夕阳西下,平静的湖泊被暮色笼罩。经过雨水洗礼的花朵变得稀疏,寒冷的天气让蝴蝶飞舞得更低。低头凭栏凝望,听到自在鸣叫的鸟儿。这样的风光美景却勾起了我的离愁别绪,所以这次出游需要带酒来消愁。
去完善
释义
《游灵岩诗 其一》注释如下:
1. 灵岩:指山名。位于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海拔257米,以石奇泉清而著称。
2. 古寺:指灵岩寺。位于灵岩山上,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3. 青枫:指枫树。这里代指秋天。
4. 平湖:指湖泊。
5. 暮霭:傍晚时的云雾。
6. 薄:稀疏,减少。
7. 冷蝶:指秋后的蝴蝶。
8. 趁人低:跟在人后面飞翔。
9. 俯槛:低头看栏杆。表示作者在观景时的心情。
10. 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去。
11. 听禽:倾听鸟儿的叫声。
12. 自在:自由无拘束的样子。
13. 樽游:以酒为伴的游览。
14. 故须携:必须携带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游灵岩诗 其一》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的诗作。开篇两句“古寺青枫外,平湖暮霭西”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宁静、安详的画面:古老的寺庙坐落在郁郁葱葱的枫树旁,湖泊在夕阳下显得分外美丽。接下来的诗句“乱花经雨薄,冷蝶趁人低”描绘了经过春雨洗礼后的花朵显得有些单薄,而冷蝶则在低空飞舞。这一景象既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也透露出一丝寒意。
第五句和第六句“俯槛留连语,听禽自在啼”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交谈时的情景,以及倾听周围鸟儿自由歌唱的感受。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和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两句“风光兼客恨,樽游故须携”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因客居他乡而产生一丝忧愁。但尽管如此,他仍选择与朋友一起举杯畅游,以此来排解心中的愁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灵岩诗 其一》是南宋诗人仲并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即公元1195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战乱频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借以抒发心中的愤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仲并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自幼聪明好学,才情横溢。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数次遭受排挤和贬谪。在这首诗中,仲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览灵岩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事纷扰的超脱态度。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