迓辨老
琳宫尚记昔年游,扑面杨花晚不收。
自倚钓鱼终悟主,谁知射虎不封侯。
江湖已恨长为客,风雨何须横作秋。
未见故人心已醉,更拚十日为君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豪华宫殿依然记得往昔游览,纷飞柳絮在傍晚时分仍未收起。
独自倚靠钓鱼终于领悟真谛,谁曾想射击猛虎却不能封侯拜相。
流浪江湖已然心生遗憾,风雨漫天又何必制造秋意。
还未见老友便已心醉神迷,甘愿再停留十日以守候你。
去完善
释义
1. 琳宫:道教的庙宇或华美的宫殿。
2. 昔年游:指作者以前游览的经历。
3. 杨花:即柳絮。
4. 鱼钓:喻指安享清闲的生活。
5. 悟主:觉悟人生之道。
6. 射虎:借指勇武之事。
7. 封侯:封建时代称诸侯为封侯,这里指建功立业。
8. 江湖:江河湖海,泛指四方各地。
9. 为客:离开家乡,在异地做客。
10. 风雨:指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11. 横作秋:形容连绵不断的苦难。
12. 故人:旧交,老朋友。
13. 更拚:尽力,尽量。
14. 十日:指一段时间。
去完善
赏析
《迓辨老》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表达了作者与故友重逢的喜悦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首联通过回忆昔日游览道观的场景,引出与故友的再次相聚。颔联则借钓鱼和射虎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淡泊名利和壮志未酬的心情。颈联抒发了作者漂泊江湖、饱经风霜的无奈。尾联则通过对故友的深情厚谊,传达出共度时光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迓辨老》是南宋诗人李处权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这一年,诗人五十二岁,正值壮年。此时他旅居江西南康府,过着半隐退的生活,偶尔出游江州、洪州等地,结交了诸多文人墨客。
李处权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朽,社会矛盾激化。然而,这个时期的文化却十分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文人们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生疾苦,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这首诗中,李处权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他以“接篱”自喻,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保持清高的品质。同时,他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充分展示了李处权的人生态度和艺术风格,使其成为南宋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