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寒食日同赏卿步江头

标题包含
寒食日同赏卿步江头
树含新绿花事稀,友生要我宁重违。 信脚一百五日出,扪心四十九年非。 饧粥盘空家立壁,松楸地远涕沾衣。 弟兄不见音书绝,植杖临流赋式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处权,字伯行,号后村居士,南宋著名文人、词人。他生于公元1076年,卒于公元1159年,享年83岁。 李处权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李邦献是北宋时期的进士。李处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就展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绿树发新芽,花开稀少;朋友请我相聚,怎好屡屡推辞? 随意漫步走到百五日的春日里,回首过往,却发现自己已不再年轻。 家中简陋,只有粥食而已,面对遥远的故乡,不禁泪流满面。 兄弟多年未见,书信也已断绝,拿着拐杖站在河边,吟诵着《式微》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 树含新绿花事稀:指树木萌发嫩芽,花朵逐渐凋谢稀少。 2. 友生要我宁重违:意指朋友邀请我出去游春,我不忍心一再推辞。 3. 信脚一百五日出:此处指清明节出游踏青,共一百五十里之外的地方。 4. 扪心四十九年非:形容反思自己已经过了四十九年的人生,感觉许多事情已发生变化。 5. 饧粥盘空家立壁:描述自家贫寒的生活状况,用盘子装着自己煮的粥食用。 6. 松楸地远涕沾衣:表示对故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7. 弟兄不见音书绝:指兄弟之间很久未见,书信联系也断了。 8. 植杖临流赋式微:在江边拄着拐杖吟咏《式微》诗,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清明节扫墓的诗词。诗人以自然的春景起笔,借树的新绿和花的稀少,体现出春天的气息。诗人与友人相约出游,共度佳节,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诗人信步而行,感叹时光的流逝,自己的年华已逝。接着诗人描述了扫墓的过程,家人备有饧粥(一种祭祀食品),显得家境贫寒;诗人远望故乡,不禁泪流满面。同时,兄弟间的音书断绝,令诗人深感惆怅。最后,诗人以“植杖临流赋式微”作为结尾,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寒食日同赏卿步江头》,是南宋诗人李处权的作品。诗中的“寒食”指的是寒食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或两天,人们会在这一天禁火、扫墓、踏青等。"步江头"则是描述作者在江边漫步的场景。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动乱时期,金兵南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李处权作为一位士人,也深受时局的影响。他的生活并不如意,曾在官场受挫,后来隐居于乡野,过着平静的田园生活。 在这首诗中,李处权通过描绘寒食节江边漫步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战乱岁月的忧虑和无奈。这种情感在他的其他诗作中也有体现,如《月下登楼》、《秋日书怀》等。这些作品都反映了李处权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在那个特殊时代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