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学士韵 其六
岂有微功答谬恩,尚思荣禄慰慈颜。
心诚似水知宗海,事责如蚊欲负山。
资性仅同中以下,行能未及二之间。
木桃每屈言为赠,祇恐琼瑶未足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怎么能用微不足道的成绩来回报您错误的恩典呢?我想通过荣誉和财富来安慰您的容颜。我的心诚意切如水般了解您的关爱,但我承担的事务却如同蚊子试图扛起高山一样艰难。我的天赋和才智只相当于中等水平,行为能力也未达到第二等的程度。我就像送出的木桃一般总是显得卑微,只是担心琼瑶般的才华不足以报答您的恩情。
去完善
释义
1. 微功:小功劳,谦称自己的贡献微不足道。
2. 答谬恩:指报答君主恩情,含有不敢自满之意。
3. 荣禄:荣耀的俸禄,代指官职。
4. 慈颜:母亲的容颜,这里借指母亲。
5. 心诚似水知宗海:表示心地真诚,谦逊胸怀宽广。
6. 事责如蚊欲负山:形容责任重大,自己能力有限,只能尽力而为。
7. 中人以下:才智平庸之人。
8. 二之间:比喻差距较大,无法相比。
9. 木桃每屈言为赠:木桃,木质的桃子;屈,弯曲;此句意思是以质次的木桃作为礼物赠送给他人。
10. 祇恐琼瑶未足还:祇,语气助词;琼瑶,美玉;意为恐怕以次等的礼物无法回报对方的美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和范学士韵”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受到的恩典感激不已,希望自己能够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回报这份恩情。诗人的心态如水一般谦逊,对待责任如同背负着沉重的大山。尽管他的资质并不出众,但他依然全力以赴地去做每一件事,追求做到最好。
在诗的后两句,诗人提到了“木桃每屈言为赠,祇恐琼瑶未足还”,意思是:虽然自己只能用木桃这种平凡之物来表达谢意,但他担心这不足以报答对方的恩情,就如同用美玉来换回木桃那样不划算。这句既是诗人谦虚的表现,也透露出了他对别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范学士韵 其六》是宋代诗人彭汝砺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56年左右,正值宋朝中期。
在这段时间里,彭汝砺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虽然屡试不中,但他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学术上,他崇尚理学,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彭汝砺生活的时代,即北宋中晚期,社会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这期间,文人墨客云集,学术研究氛围浓厚,为诗词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此外,当时的新旧党争也对彭汝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