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纪兴
淼淼长江百尺楼,楼头宿雨坐来收。
天连衡岳烟光淡,日抱潇湘水气浮。
风月岂消今古恨,江湖空代庙廊忧。
风波满目乡关远,梦遶鸳湖问钓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茫茫长江边有一座高高的楼房,楼顶的雨雾逐渐消散。
天空与衡山相接,烟雾中的景色显得淡雅;阳光照耀着潇湘江水,波光粼粼。
风吹月照之下,古今的悲恨仍萦绕心头;江湖之地,空留着朝廷的忧虑。
眼前风波险恶,故乡渐行渐远;梦中回到鸳鸯湖畔,寻找那钓鱼的小舟。
去完善
释义
1. 淼淼:水面广阔无边貌;水面辽阔。
2. 长江:即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第三大河之一。
3. 百尺楼:指岳阳楼。
4. 宿雨:昨夜的雨水。
5. 坐来:自然而然地来到;凭空到来。
6. 衡岳:即南岳衡山,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为中国的五岳名山之一。
7. 烟光:烟雾笼罩下的自然景色。
8. 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并称。两水流域为中国南方的重要稻作区域,文化历史悠久。
9. 江湖:江河湖泊的总称,此处指代整个长江流域。
10. 庙廊:朝廷;官府。
11. 乡关:故乡;家乡。
12. 梦遶:做梦都在绕着走;形容思念之深。
13. 鸳湖:即鸳鸯湖,位于浙江省嘉兴市。
去完善
赏析
《岳阳楼纪兴》是唐代诗人郭知运的一首描绘岳阳楼的诗。全诗以浩渺的江水、朦胧的山色为背景,展现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宏大的视野。
首联“淼淼长江百尺楼,楼头宿雨坐来收”,通过描绘江水之广阔无垠以及楼之高耸入云,展现了岳阳楼的雄伟壮观。同时,“楼头宿雨坐来收”一句则传达了雨后初晴的美景。
颔联“天连衡岳烟光淡,日抱潇湘水气浮”,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描述了天地相接的朦胧景象。这里的“烟光淡”和“水气浮”形象地描绘出山水之间的雾气,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颈联“风月岂消今古恨,江湖空代庙廊忧”,诗人感叹江山美景虽然美好,但却无法消除古人与今人的遗憾与忧虑。这里,诗人将个人的感慨融入到历史的洪流中,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意识。
尾联“风波满目乡关远,梦遶鸳湖问钓舟”,诗人面对波涛汹涌的江面,思念远方的故乡,渴望能乘船回到故地。这一句将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为全诗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岳阳楼纪兴》是唐代诗人郭知运的一首描绘岳阳楼壮丽景色的诗篇。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当时郭知运担任岳州刺史,主管岳阳楼的修缮和管理。
在这段时间里,郭知运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积极参与国家政务,为国家治理尽心尽力。他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也颇具成就。岳阳楼作为古代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赋诗。郭知运在此任职期间,深感岳阳楼的壮美,遂写下了这首描绘岳阳楼壮丽景色的诗篇,以表达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天宝年间,唐朝社会相对繁荣,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着政治腐败、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郭知运作为一名官员,面对这些问题,他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改善民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他也关注文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通过自己的诗文创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