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偶成

标题包含
偶成
鼋鼎功名染指来,故园山水亦悠哉。 可人最是猥园菊,不待秋风也自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功成名就的光环中,我依然不忘故园的宁静与美丽。最让我心动的是那猥园中的菊花,它无需等待秋天的到来,便能绽放自己的美丽。
去完善
释义
1. 鼋鼎:鼋,一种大型水生动物,即绿团鱼;鼎,古代的炊器。鼋鼎在此处可能是指皇帝使用的宝鼎或贵族的器具。 2. 染指:在古诗词中,“染指”常常指分取利益或者获得权力和地位。这里可能暗示着作者郭知运对功名的向往。 3. 故园:故乡,家乡。 4. 可人:称人心意的人或事物。这里用来形容菊花。 5. 猥园:指普通的花坛或花园。 6. 不待秋风:表示菊花在秋天之前就已经盛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偶成”,实际是在抒发诗人对生活的感叹和对自己的期许。首句中的“鼋鼎功名染指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意指功名利禄如同美味佳肴一般诱惑着世人,但诗人在其中感受到了污浊与俗气。而“故园山水亦悠哉”则表达出诗人对于家乡自然的深深眷恋,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与美好。 次句的“可人最是猥园菊”通过对于菊花特性的描绘,表达了对恬淡生活的向往。菊花的盛开并不需要借助秋风的力量,它有自己的力量和坚持,这就是诗人追求的独立精神。结尾的“不待秋风也自开”既是写菊,更是写人,表达了诗人在纷扰世界中坚守自我,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象鲜明,寓意深刻,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成》是唐代诗人郭知运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独行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创作于公元759年,正是唐朝中叶安史之乱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唐朝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诗人郭知运却能在此时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投身于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诗歌创作方面,郭知运深受杜甫、李白等著名诗人的影响,他的作品以抒情见长,语言质朴,富有哲理。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