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长白山居图
满地云林称隐居,燕泥污我读残书。
五更风急鸟声散,时有隔花来卖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整个林间满是隐居的氛围,燕子在筑巢时留下了泥土弄脏了我未读完的书。五更时分,风急鸟散,偶尔会听见隔着花朵的叫卖声,原来是有人在卖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长白山居图:指描绘长白山的画卷。
2. 满地云林:形容画中的长白山美景。
3. 称:符合。表示这样的景色正是隐居的理想之地。
4. 燕泥污我读残书:燕泥指燕子巢穴的泥土,这里比喻世俗纷扰。这句意思是尽管有世俗纷扰,但仍能安心读书。
5. 五更:古代计时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凌晨四五点钟。
6. 风急:大风,形容天气状况。
7. 鸟声散:形容鸟儿因为大风而四散飞离。
8. 时有隔花来卖鱼:形容有人在树林中卖鱼,表示仍有世俗的声响。

去完善
赏析
《题长白山居图》宋濂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居图,展现了一位隐逸之士的日常生活。首句“满地云林称隐居”用满地的山林来形容隐居的环境,展现了画面的静谧与清幽。第二句“燕泥污我读残书”描述了燕子在读书人面前筑巢的场景,形象地表现了隐居生活的自然和谐。第三句“五更风急鸟声散”描绘了清晨的风声和鸟鸣,衬托出环境的宁静。最后一句“时有隔花来卖鱼”则表现了山中人与外界的联系,虽身处深山,但仍有生活所需,体现了隐逸生活的自给自足。全诗以描绘画面为主,展现了作者对山水画的理解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长白山居图》是明代文人宋濂创作的一首描绘长白山景色及山居生活的诗篇。这首诗作于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此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明初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历经战乱,百废待兴,但在朱元璋皇帝的励精图治下,经济逐渐恢复,文化也开始繁荣。
宋濂本人是明朝初期的重要文臣,他学识渊博,善于诗文,深受朱元璋的赏识和信任。然而,尽管他在朝堂上地位显赫,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的品质,注重修身养性,追求清静无为的生活。这种人生态度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题长白山居图》这首诗中,宋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白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山居生活中的宁静与和谐。诗句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这些元素都反映了宋濂对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浮躁风气的一种反思,以及对清静无为、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