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简堂观莲
冰壶涌出水仙妆,镜里风生净土香。白表质成花受彩,黄钟理具蕊含章。翩翩仰面枝分盖,𧥄𧥄斋头子共房。见说濂溪爱之酷,色尘于我自相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冰壶喷涌出水仙般的妆容,镜子中映出令人心静的香气。洁白的本质使得花朵更显斑斓,富含哲理的花蕊显得更有韵味。翩翩起舞的花朵在枝头分散生长,共同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听说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深爱此景,这让我心中尘世的烦恼消散无踪。
去完善
释义
1. "冰壶":形容清高洁雅的品质。
2. "水仙妆":形容莲花的水仙状花朵。
3. "净土":佛教中极乐世界或天堂的代名词。
4. "白表质成花受彩":指莲花洁白的外貌接受了阳光的色彩。
5. "黄钟":比喻尊贵的地位。
6. "蕊含章":指莲花的花蕊中包含着美好的品质。
7. "翩翩":形容动作轻盈优雅。
8. "分盖":分散遮挡,指莲花枝叶四散遮挡住阳光。
9. "𧥄𧥄斋头子共房":这句诗中的两个字无法在现代汉语中找到对应词汇,可能是一种描绘莲花生长环境的描述。
10. "濂溪":指的是周敦颐,宋朝著名学者,他是莲花的爱慕者。
11. "色尘":佛教语,与“声尘”、“香尘”等相对,指各种色彩引起的烦恼。
去完善
赏析
曾丰的《敬简堂观莲》是一首赞美莲花美丽与品质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莲花的形象、香气、色彩以及生长环境,来展现诗人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周敦颐(号濂溪)对莲花的热爱,进一步强调了莲花的独特魅力。全诗以清雅的笔触描绘出莲花的高洁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敬简堂观莲》是南宋著名诗人曾丰所作的一首描绘夏日莲花美景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5年,正值南宋初期,政局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曾丰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早年入仕,后因直言不讳而遭贬谪,闲居在家。尽管政治生涯不顺,但曾丰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他将心中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融入诗歌之中,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敬简堂观莲》这首诗中,曾丰通过对莲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社会风貌。这首诗既体现了曾丰个人的才情和志趣,也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