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迎春

标题包含
迎春
半年留醉待花开,晓去迎春夜始回。风暖慢行寻曲水, 今日柳条全弄色,游人相伴看春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半年的等待中醉心于花开时刻,早晨告别时迎接春天的到来,夜晚才回到家中。微风和煦时漫步寻找蜿蜒曲折的小溪。当今日的柳树枝条完全焕发出新生的色彩,游人相伴共同欣赏春天的来临。
去完善
释义
1. 留醉:指流连于喝酒之中。这里指在等待花盛开的过程中饮酒度日。 2. 待花开:等待花朵开放,这里的“花”特指春天开花的植物,如桃花、樱花等。 3. 晓去:在天亮时离开,这里是说早晨就去赏花。 4. 迎春:指的是迎接春天的到来,也可以理解为观赏春天开放的鲜花。 5. 夜始回:晚上才回来。 6. 风暖:温暖的春风,形容春天的美好。 7. 慢行:慢慢行走,欣赏周围的美景。 8. 曲水:曲折的溪水或河流,这里可以理解为有曲折小溪的地方。 9. 今日:今天,表示特定的时间点。 10. 全弄色:全部呈现出生机勃勃的颜色,这里主要描绘春天植物的色彩丰富。 11. 游人:游客,这里主要指一同欣赏春天景色的人们。 12. 看春来:观看春天的到来,即欣赏春天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迎春》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等待花开的过程中,享受了半年的时间。早晨离去迎接春天,晚上才回来。在温暖的风中慢慢行走寻找弯曲的水流。今天柳树的所有枝条都呈现出春色,与游人一起欣赏春天的到来。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来临时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迎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创作于公元84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唐文宗至武宗年间,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内部矛盾依然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姚合凭借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触,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在诗歌创作期间,姚合本人也经历了多次人生的起伏。他曾任职朝廷,但面对错综复杂的朝政纷争,选择了辞官归隐。这使得他能够在生活中更加专注地寻找诗意,用文字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时刻。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人生感悟。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朝正处于一个由盛转衰的阶段。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国家政治稳定,但实际上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民众生活困苦。然而,姚合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仍然坚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这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的极大鼓舞。因此,《迎春》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更是姚合对这个时代的深刻反思和人生感悟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