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弟侄书堂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少时付出的辛劳将为一生奠定基础,请切勿在宝贵的时光中懈怠丝毫的努力。

去完善
释义
家山:故乡;干戈地:指战乱之地;礼乐风:儒家倡导的礼仪与文化风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开篇两句通过“居穷”与“道不穷”的对比,点明了即使物质匮乏、环境恶劣,精神世界依然可以丰盈自足的主题。接着,“家山虽在干戈地”进一步突显现实的残酷,但弟侄们“常修礼乐风”,展现了他们超脱于困境的高洁品格。
第三联描绘了一幅清雅恬淡的读书场景:竹影摇曳、泉声滴沥,自然景致融入书房生活,既增添诗意又烘托出专注学习的氛围。尾联则直抒胸臆,劝诫年轻人要珍惜时间,勤奋努力,因为今日之辛苦终将成为未来成功的基石。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兼具哲理与美感,体现了杜荀鹤作为一位长者对于家族传承与个人成长的深刻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彼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杜荀鹤出身寒微,仕途坎坷,他深感时代之艰难与个人命运的沉浮。此诗是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题写在弟侄书堂而作,借以表达对家族传承儒家礼乐文化、坚守道德修养之道的期许和勉励。诗人虽身处困境,但希望弟侄能够珍惜时光,勤奋学习,不因外界纷扰而懈怠,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