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沿途的地方官员不要推辞路途遥远前来迎接,因为宰相亲自率军攻破蔡州,平定了叛乱,现在正凯旋而归。
去完善
释义
刺史:地方行政长官;相公:指宰相裴度;蔡州:淮西叛军的根据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宏大的历史事件。前两句通过“荆山”“华山”“潼关”的地理转换,勾勒出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象征着军队的征途与胜利的到来。尤其是“日出潼关四扇开”,不仅形象地表现了潼关的雄伟,更隐喻了胜利之门的开启。后两句则转向人事,热情洋溢地邀请地方官员迎接凯旋的英雄,突出了此次战役的重要意义以及主将裴度的赫赫战功。整首诗情感饱满、节奏铿锵,既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定的欣慰,又表达了对功勋人物的崇敬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当时韩愈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后凯旋而归。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削藩战役之一,对巩固中央集权具有重要意义。韩愈作为行军司马参与了此次军事行动,亲眼见证了这场决定性的胜利。当军队行至潼关时,他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寄给张贾阁老。诗歌既展现了大军得胜归来的豪迈气势,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由衷欣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