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中雨田园即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空余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厚厚的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密集的雨水滴落不停。连续不断的降雨使古道路面满是积水,荒废的山坡上也积满了水。农家的庄稼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收割,孤独的村庄里只有几户人家升起炊烟。水流混乱地涌进了菜园,枯叶落在秋天的树枝上。傍晚时分砍柴归来,身上的衣服被雨水打湿,清晨去捕鱼时,河边的位置又发生了变化。只是那去年的菊花还在盛开,花朵开在了东边的篱笆旁。
去完善
释义
1.漠漠:广阔无边的样子;形容天空阴沉的气象。
2.重云:层层浓云。
3.萧萧:象声词,形容风雨的声音。
4.密雨:密集的雨点。
5.为霖:降下甘霖,降雨。
6.淹:浸泡,湿润。
7.古道:古代的道路,指交通要道。
8.积日:连续多日。
9.荒陂:荒废的堤岸。
10.五稼:五谷,泛指各种农作物。
11.孤村:孤独的小村落。
12.炊:烧火做饭。
13.乱流:湍急的水流。
14.通圃:相通的田圃。
15.腐叶:腐败的树叶。
16.暮爨:傍晚生火做饭。
17.新樵:新鲜的柴火。
18.晨渔:清晨打渔。
19.旧浦:原来的水边。
20.东篱:古谓种菊花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多雨时节的乡村景象和农事活动,以景抒情,反映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首联“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写景,通过厚重的乌云和密集的雨丝勾勒出阴郁的氛围;颔联“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进一步描述雨水泛滥的景象,同时暗示了农民们在此情状下的辛勤劳作;颈联“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则表现了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村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之情;尾联“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则是描绘村民们雨中忙碌的生活场景,与首联的沉重氛围相呼应。全诗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乡村情怀,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秋天的多雨与农民的艰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中雨田园即事》是唐代诗人耿湋创作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代中期,大约公元750年至800年之间。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农业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方式较为淳朴,这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在这个时期,诗人耿湋的人生际遇起伏不定。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金榜题名。这使得他对自己的才华产生了怀疑,也对现实世界产生了不满。然而,耿湋并未因此消沉,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田园生活,试图从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在《秋中雨田园即事》这首诗中,耿湋通过对秋雨、农舍、田野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对丰收的期盼。这首诗反映出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以及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