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牧童词

标题包含
牧童词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涉(约公元806年-约公元871年),字不详,自号清溪子,唐朝洛阳(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人。他是唐朝中晚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以诗歌创作而闻名于世。 李涉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年-公元820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早上放牛去,沿着曲折的小溪。晚上放牛回,穿过村庄和田野。披着荷叶做的雨衣,在春雨中的树林里穿梭;躺在芦苇丛中,用芦管吹奏着绿色的莎草。腰间插满了蓬蒿制成的箭,就算有猛虎也不怕,因为他还有保护自己的黄牛呢。
去完善
释义
1. 朝:早晨。 2. 牧牛:放牛。 3. 江曲:江水弯曲处。 4. 夜:夜晚。 5. 度:经过。 6. 村谷:村庄附近的水渠或山谷。 7. 荷:扛着。 8. 蓑:蓑衣,用棕、竹片等制成的雨衣。 9. 林:树林。 10. 春雨:春天的细雨。 11. 细:细小。 12. 芦管:芦苇制的管乐器。 13. 卧吹:躺着吹奏。 14. 莎草绿:莎草绿色的草地。 15. 蓬蒿:飞蓬和蒿草,这里指杂乱的杂草。 16. 箭:箭头,这里是比喻杂草的形状。 17. 满腰:插满腰间。 18. 不怕:不害怕。 19. 猛虎:凶猛的老虎。 20. 欺:欺负。 21. 黄犊:黄色的小牛。
去完善
赏析
《牧童词》是一首描绘牧童生活的古体诗,诗人李涉以生动的笔触和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为我们展现了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 首联“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形象地描绘了牧童清晨和夜晚放牧的情景,通过对牧牛的观察表达了牧童勤劳的品质。 颔联“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生动地描述了牧童在细雨中穿着蓑衣、拿着芦管,卧于莎草地上吹奏的场景。此句诗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营造了宁静、美丽的田园氛围。 颈联“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此句展现了一幅牧童勇敢的形象,即使面对猛虎来袭,也毫不畏惧地保护自己的黄牛。表现了牧童淳朴的性格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牧童词》是唐朝诗人李涉的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中后期,大约公元800年左右。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李涉已经步入晚年,他曾担任过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位,但因直言不讳而屡遭贬谪。在这段时期,他游历了许多地方,亲眼目睹了民间的疾苦,也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使他更加关注民生,关注自然,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个时代,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边疆战事不断。然而,农村的田园生活却相对安定,牧童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这也让李涉心生向往。因此,他在《牧童词》中,通过对牧童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