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不寐

标题包含
不寐
独卧虚斋百念衰,枕边犹有数枝梅。 青灯看尽愁肠断,画角吹残旅梦回。 发为忧时浑欲雪,心存报国未全灰。 功名蹭蹬身先老,那更骎骎急景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戡(1168年-1236年),字定夫,号节斋,福建路建州府建阳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南宋中叶的重要政治人物。 蔡戡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独自一人躺在空寂的书斋中,各种思绪纷扰心头,渐渐消散。 身边枕头旁,还放着几枝梅花,用以陪伴我度过这寂寞的时光。 夜深人静,只有一盏青灯相伴,看完一本又一本的书卷,心中忧虑如织,仿佛断肠般痛苦。 忽然间,远处传来画角的凄厉之声,从梦中惊醒的我,意识到自己在远方漂泊已久,不禁黯然神伤。 我的头发因忧虑而逐渐花白,但我心中的爱国情怀依然熊熊燃烧,未曾熄灭。 可惜,尽管渴望建功立业,但命运弄人,年岁已高,时光却在匆匆逝去。
去完善
释义
1. 独卧虚斋:指孤单地躺在空荡荡的书房里。虚斋,书房的美称。 2. 百念衰:指各种念头都减少、消沉。 3. 枕边犹有数枝梅:即使在枕边,仍然可以看到几枝梅花。 4. 青灯:旧时以油灯照明,光线青荧,所以称之为“青灯”。 5. 愁肠断:形容忧愁郁结在心头难以排解。 6. 画角:古代军中号角,用于警戒、指挥、传讯等,也可用于宴会、宴别、礼赞等活动。 7. 旅梦:指在外游历的梦境。 8. 发为忧时浑欲雪:因为忧虑时事,头发都快变白了。 9. 心存报国未全灰:虽然心怀报国之志,但尚未完全心灰意冷。 10. 功名蹭蹬:指功名利禄不可得。蹭蹬,受挫、不顺利的意思。 11. 身先老:身体已经衰老。 12. 那更:更不用说。 13. 骎骎:马跑得很快的样子,这里比喻时光流逝迅速。 14. 急景催:时光飞逝,催促人们老去。急景,快速的风景变化,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不寐”,实际是在诉说诗人因忧虑国家和个人命运而夜不能眠的情景。开篇诗人以“独卧虚斋百念衰”起笔,描述了在寂寥的环境中自己的思绪纷杂、心力憔悴的状态。随后描绘出“枕边犹有数枝梅”的画面,暗示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旧保持着坚韧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次联诗人在“青灯看尽愁肠断,画角吹残旅梦回”中,展现了内心的极度忧闷和对现实的无尽感叹。青灯代表着孤独和困顿,而画角则隐含了战乱和离乱之感。这一联诗意象强烈,深刻表达了诗人身处的悲剧境地。 颔联诗人借自身体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发为忧时浑欲雪,心存报国未全灰”,凸显了诗人虽白发苍苍但仍心怀壮志的高尚情操。 尾联“功名蹭蹬身先老,那更骎骎急景催”则以自嘲的口吻宣泄出诗人对于年华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同时也寓含着功业不成、壮志难酬的失落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不寐》是南宋时期诗人蔡戡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具体时间难以确定。蔡戡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历任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职,曾在南宋抗金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的战争仍在持续,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蔡戡作为朝廷重臣,肩负着保卫国家、捍卫民族尊严的重任。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在国家危难之际,自己彻夜难眠、忧国忧民的心情。 此外,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经济相对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蔡戡作为一位文坛领袖,在诗歌创作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作既有现实主义的关注民生问题,也有浪漫主义的抒发个人情感。这首《不寐》正是他关注国家命运、表现忧患意识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