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丐祠得请喜而有作示介卿

标题包含
丐祠得请喜而有作示介卿
人心轻万仞,吾志在兼山。 知止今真止,求閒复得閒。 天应念衰病,人免笑痴顽。 二老风流在,何妨日往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戡(1168年-1236年),字定夫,号节斋,福建路建州府建阳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南宋中叶的重要政治人物。 蔡戡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人们的心态可以轻松超越高山,而我的志向是兼具群山的伟大。 明白适可而止才是真正的停止,寻求休闲时光才能获得真正的悠闲。 老天应该怜悯我们这些衰老的病人,别人就不会嘲笑我们的愚钝和顽固了。 两位老人的风采依旧存在,不妨每天都互相往来交流。
去完善
释义
1. 人心轻万仞:心,心思;轻,轻视;万仞,形容极高。这里指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心灵上的修养。 2. 吾志在兼山:志,意愿;兼山,指两座山。这句表示作者立志成为胸怀宽广的人。 3. 知止今真止:知止,知道停止;真止,真正的停止。这句是讲要真正理解“知足者常乐”的道理。 4. 求閒复得閒:求閒,寻找空闲时间;得閒,得到空闲时间。这句是说现在终于得到了悠闲的时光。 5. 天应念衰病:天应,上天的感应;念,挂念;衰病,年老多病。这句是表达希望上天的关照能让自己缓解衰老和病痛。 6. 人免笑痴顽:人免,避免被他人嘲笑;痴顽,愚笨顽固。这句是希望自己能够不再被人们嘲笑为愚笨顽固之人。 7. 二老风流在:二老,指欧阳修和苏轼两位文豪;风流,风采神韵。这句是说欧阳修和苏轼的风采还在人间流传。 8. 何妨日往还:何妨,不妨;日,每天;往还,交往。这句表示自己愿意与这些风流人物保持密切的交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丐祠得请喜而有作示介卿”,意思是向朝廷请求退休并获得批准后的喜悦心情。诗人以平和的笔触和豁达的胸怀表达了知足、感恩的心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世界的洞察力。 首联“人心轻万仞,吾志在兼山。”诗人认为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而自己的志向却如同双重的山一般坚实稳定。这里的“兼山”暗含了诗人的坚定的意志力和稳定的价值观。 颔联“知止今真止,求閒复得閒。”诗人对自己的欲望有清晰的认识,他深知应当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名利。因此,他的退休生活得到了真正的休息与自由。“求閒”是诗人主动选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看淡名利,愿意回归田园生活的境界。 颈联“天应念衰病,人免笑痴顽。”诗人感谢上天的眷顾,让他有机会从繁忙的官场生活中抽身而出,开始享受平静的退休生活。同时,他也明白人们对他的退隐可能有些不理解,但他并不在意这些世俗的看法,表现出诗人的豁达和超脱。 尾联“二老风流在,何妨日往还。”诗人表示虽然自己已年迈,但仍然保持着青春的风流与豪情,他向往与朋友分享快乐,享受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丐祠得请喜而有作示介卿》是南宋诗人蔡戡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15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这个时期,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但国家仍处于动荡不安的局面,战争频繁。 在这个特殊时期,蔡戡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担任南宋的高官,但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被贬职。在贬职期间,他深感宦海沉浮,于是请求辞官回乡。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得到批准离开官场时的喜悦心情。 这个时期的背景知识还包括:南宋初期,北方的金国势力强大,对南宋形成威胁;同时,南宋内部也存在矛盾和纷争。在这种背景下,蔡戡等文人墨客纷纷关注国家的命运,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治理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