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慎言
童穉便知闻,如今祗有君。
百篇诗尽和,一盏酒须分。
驿路多连水,州城半在云。
离情同落叶,向晚更纷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孩童时期就知道它,现在只有你了解。
百首诗已为你吟咏,斟一杯酒分享快乐。
沿途驿站与河流相接,城市一半藏在云端。
离别之情如落叶飘零,黄昏时更加纷乱。
去完善
释义
1. 童穉:童年,儿童。这里指幼时所知的人。
2. 闻:听说,听到。
3. 祇:同“只”。
4. 和:唱和,指以诗应答。
5. 驿路:古代官道上的驿站,这里是道路的泛称。
6. 连水:连接水域,指水道相通。
7. 州城:州的治所,这里指地方行政中心。
8. 落叶:秋天的叶子,这里指离别时的情景。
9. 向晚:临近晚上的时候,傍晚时分。
去完善
赏析
《送宋慎言》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意的诗。诗人以孩童之口,表达了对朋友的熟悉与亲近。"童穉便知闻,如今祗有君"意为从小就知道宋慎言的存在,现在身边只剩下他一个朋友了。这里表现了诗人与宋慎言深厚的友谊。
接下来的“百篇诗尽和,一盏酒须分”表达了两人分享诗歌与美酒的时光。这种共同分享的欢乐,让人感慨万分。而"驿路多连水,州城半在云"则描绘出临别时景色的苍茫感,令人动容。
最后的"离情同落叶,向晚更纷纷"以落叶纷飞的景象,象征即将离别的伤感和不舍。诗人以此表达对朋友离去的惆怅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宋慎言》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在这个时期,姚合的生活并不安定,他曾多次被任命为地方官,辗转于各个州县之间。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的各个阶层,了解民间的疾苦,同时也使得他的诗歌题材更加丰富多样。
唐宪宗在位期间,虽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是社会矛盾仍然尖锐。一方面,宦官势力逐渐壮大,对皇权构成威胁;另一方面,藩镇割据的局面仍然存在,地方势力对中央政权构成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文人墨客们对于政治现实深感忧虑,纷纷以诗文表达自己的关切之情。
姚合作为当时的知名文人,他的作品往往能够反映这一时期的世态民情。在这首《送宋慎言》中,他以送别友人为契机,表达了对于政治现实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期许。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姚合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对于国家的关注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