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国寺西斋示超然二首 其二
人间炊黍未及熟,万事只今归欠申。
巳织青驹饯华骝,更披白帢称闲身。
遗编终不求甚解,故人但愿长相亲。
去年此日琼南岸,涨海翻天探骑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灶上的饭还没煮熟,世间的事已经堆成了山。
已备好马匹迎接贵宾,再穿上白色的头巾成为悠闲的人。
遗留的文字不必深究其意,只是希望老朋友能长久相伴。
去年的今天我在琼南岸边,大海波涛汹涌,尘土飞扬如战马奔腾。
去完善
释义
1. 资国寺:位于广东潮阳的佛教古刹。
2. 西斋:指资国寺西侧的房屋或房间。
3. 超然:指诗人的朋友名字。
4. 炊黍:煮小米饭,比喻时间短暂。
5. 欠申:指未能实现的事情或者未能完成的任务。
6. 巳织青驹饯华骝:指已经准备好车马,准备离开。
7. 白帢:白色的头巾,这里指的是休闲的装扮。
8. 遗编:指古人的著作或者文学作品。
9. 去年此日琼南岸:去年的这个时候在琼南地区。
10. 涨海翻天探骑尘:形容海浪滔天,骑马探寻尘土飞扬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释德洪在资国寺西斋时写给超然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在忙碌的人间生活中寻求宁静、亲人和友情的美好愿望。诗中的“炊黍”和“欠申”形象地描绘了人间的纷扰与短暂,而诗人却在其中寻找到了生活的真实意义:珍惜当下,享受简单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资国寺西斋示超然二首 其二》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僧人释德洪(1071-1128)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96年至1128年间,正值宋朝中后期。在这个阶段,宋朝政权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然而,社会矛盾也逐渐显现,边疆危机日益严重,为后来的金国攻占开封埋下了伏笔。
释德洪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在24岁时削发为僧,先后游历了江南地区的名山古刹,广结善缘。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尤其是在书法、诗词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山水、表达人生哲理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创作《资国寺西斋示超然二首 其二》时,释德洪可能已经游历到了资国寺。这座寺庙位于浙江宁波,始建于唐代,历史悠久。在这里,他与朋友超然相聚,共叙诗酒之乐。这首诗歌展示了他们二人在这座古刹中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