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种菜

标题包含
种菜
同墙茅屋东,有地十亩余。 蒿蓬杂毒草,壅暗恶木俱。 岁久人迹绝,乱穴狐虺居。 今晨杖藜出,顾步良踌躇。 默嗟咫尺间,荒秽侵吾庐。 散米饭群仆,操具亟剪锄。 攘剔先丛棘,斩伐多高樗。 乘湿束故急,积供爨我厨。 耕土如蒸面,治畦将种蔬。 时雨近沾洽,膏脉涵如酥。 问邻地所宜,嘉种愿乞诸。 异有出戎夷,远或传蜀吴。 根移甘或辛,色剖玄或朱。 芜菁饭之半,布艺广数区。 牙甲助芬味,琐细不可无。 霜降百物肃,御冬必此须。 居贫寡营办,亲宾间招呼。 盘飧多造次,麤粝鲜毳腴。 收藏资举筯,率野真腐儒。 澹薄味可久,万钱非我图。 樊迟请学圃,予今老为模。 但媿公仪休,拔葵谢园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复,字履中,号潏水,又号潏水先生。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学者和官员。他的主要活动在宋仁宗和宋英宗时期(1023-1067年)。 李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靠近茅屋东边的地方,我有十亩地左右。那里长满了杂草、有毒植物和低矮枯萎的树木。时间久了,已经没有人烟,成了狐狸和黄鳝的巢穴。今天早上,我拿着拐杖出来,一边散步一边思考这个问题。不禁叹息,如此接近家园的地方,竟然荒芜不堪。于是我把仆人们叫来,让他们吃饭,然后准备工具去修剪清理这片荒地。我们先清理了密集的荆棘,然后砍掉了那些高大的臭椿树。我们把潮湿的泥土紧紧地拢在一起,堆在厨房旁边。我们翻土像是热腾腾的面条,然后规划好种植蔬菜的区域。最近雨水充足,土壤肥沃得如同涂抹了一层酥油。我们向邻居请教适合种植的地,愿意分享他们培育的优质种子。这些种子有的来自边远的地区,有的来自四川或者江苏。有的根部是甜的,有的是辛辣的;有的表皮是黑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我们要种植大约一半的芜菁,然后用各种方式编织种植区域。这样可以确保口感丰富多样,不能遗漏任何细微之处。霜降之后万物萧瑟,我们必须储备过冬的食物。生活贫困,应酬很少,招待宾客也很简单。盘中餐多为家常菜,很少有丰盛美味的大餐。我们的收藏品只够勉强维持生活,活得像个大语言模型一样真实。味道清淡可以持久,不必追求高价的美食。樊迟曾经请求学习农耕,我现在也可以做个榜样。遗憾的是我们不能像公仪休那样,感谢园丁们拔除杂草,把菜园子收拾得井井有条。
去完善
释义
1. 同墙茅屋:指与邻居房屋共用一堵墙壁的简陋房子。 2. 蒿蓬:杂草,这里指代荒地。 3. 毒草:有害植物,这里指野草。 4. 壅暗:闭塞阴暗。 5. 恶木:恶劣的植物,这里指代影响农作物的树木。 6. 乱穴:杂乱的洞穴。 7. 狐虺:狐狸和毒蛇,这里形容荒凉的地方。 8. 杖藜:拄着拐杖。 9. 顾步:慢慢行走。 10. 默嗟:默默感叹。 11. 荒秽:荒芜,混乱。 12. 散米饭:分散米食给仆人。 13. 操具:拿着工具。 14. 亟剪锄:立即进行修剪和除草。 15. 丛棘:密集的荆棘。 16. 高樗:高大的臭椿树。 17. 乘湿束故疾:趁着土壤湿润,迅速进行耕作。 18. 积供爨我厨:积累肥料供应厨房。 19. 耕土如蒸面:耕地像蒸馒头一样需要细心照料。 20. 治畦:整理田地。 21. 时雨:应时的雨水。 22. 沾洽:滋润。 23. 膏脉:肥沃的土地。 24. 涵如酥:形容土壤肥力如同油脂一般。 25. 问邻地所宜:向邻居请教适宜种植的作物。 26. 嘉种:优良品种。 27. 戎夷:少数民族地区。 28. 蜀吴:四川和浙江等地。 29. 根移:移植根系。 30. 色剖:分开颜色。 31. 玄或朱:黑色或红色。 32. 芜菁饭:一种用芜菁做的食物。 33. 布艺广数区:广泛种植各类蔬菜。 34. 牙甲:嫩芽。 35. 琐细:琐碎的事情。 36. 霜降:霜降节气。 37. 百物肃:万物肃杀。 38. 御冬:过冬准备。 39. 居贫:生活贫困。 40. 寡营办:节省开支。 41. 亲宾:亲戚朋友。 42. 盘飧:餐食。 43. 麤粝:粗糙的食物。 44. 鲜毳腴:很少吃到美食。 45. 收藏:储存食物。 46. 资举筯:备齐筷子等餐具。 47. 率野:田野之间。 48. 真腐儒:真正是书呆子。 49. 澹薄味可久:简单的生活可以长久。 50. 万钱非我图:我不是追求荣华富贵的人。 51. 樊迟请学圃:樊迟请教孔子如何学习耕种。 52. 予今老为模:我现在老了,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53. 但媿公仪休:只惭愧自己没有公仪休那样廉洁。 54. 拔葵谢园夫:拒绝接受园夫赠送的礼物。
去完善
赏析
《种菜》一诗借叙述诗人自己整治荒废的土地、种植蔬菜的过程,表现出他坚忍勤劳的精神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开篇,作者通过描绘茅屋周围杂草丛生、荒芜的景象,强调了自己所处的贫困环境。然后诗人带领仆人们清理杂草、砍伐多余树木,耕耘土地、准备种植蔬菜。其中穿插了向邻居请教适宜种植的品种和获取种子等细节,展现了诗人主动与邻里互动、互相帮助的品质。接着描述了播种、收成、食用等环节,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最后以樊迟学圃、公仪休拒绝馈赠的典故作结,强调了诗人坚守道德原则、不慕荣华的高尚品质。整首诗构思精巧、语言朴实,表达了作者对于耕读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劳动的热爱,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种菜》这首诗是李复在南宋时期创作的。李复(约1184年-1231年),南宋学者、诗人,世称潏水先生,庆元府慈溪(今浙江宁波慈城)人。他致力于学术研究,尤其擅长史学,著有《潏水集》等。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军事斗争激烈。这一时期的诗人大多关注国家命运,忧国忧民。李复也不例外,他在《种菜》一诗中表达了强烈的忧患意识。通过描绘自己种菜的日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关心民生、关注时事的胸怀与担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