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庵集客分韵得作字见示次韵奉酬
转庵诗老手,久不见近作。
尚友喜文会,分韵得真乐。
联翩来巨轴,淋漓想酬酌。
异味非五鲭,良裘岂一貉。
有如得良剂,居然起深瘼。
虽微与兹集,所得良不薄。
山王果为累,竹林诚可畧。
何妨赘赓酬,聊复资戏谑。
永言相忘友,久要欣有托。
后当不如今,今可不悟昨。
亦欲见真率,正须先宿诺。
少待天气凉,伟观洒高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的诗歌技巧真是娴熟啊,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你的新作了。
参加文人聚会总是令人愉快,大家一起写诗作词享受其中的乐趣。
你寄来了长篇大作,想象着你充满激情的创作过程。
这些作品不是寻常之物,正如一件好的皮草不能仅用一只貉的皮毛制成。
它们就如同良药一般,能治愈深深的痛苦。
虽然这次诗词集会稍显简单,但得到的收获却不少。
若为了这些诗篇而忙碌,那竹林之游就可以稍稍省略了。
也不妨再写一些和诗,增添一些轻松的氛围。
让我们永远成为互相忘怀的朋友,以后还会有更多机会庆祝彼此。
未来的我们可能无法像现在这样相聚,但此刻的我们可以忘记过去的不快。
真正的朋友需要坦诚相待,让我们约定在不久的将来再次相见。
等到天气稍微凉爽些,我们可以在高楼上看壮丽的风景。
去完善
释义
1. 转庵:诗人许及之的号。
2. 诗老手:诗歌造诣高的诗人。
3. 近作:近期创作的作品。
4. 尚友:崇尚友情的人。
5. 文会:文人聚会。
6. 分韵:古代诗人写诗时,选择一定的字作为韵脚,各自吟咏,称为“分韵”。
7. 真乐:发自内心的快乐。
8. 联翩:连续不断的样子。
9. 巨轴:巨大的画卷。
10. 淋漓:指绘画时色彩鲜明。
11. 酬酌:以酒互敬。
12. 五鲭:五种美味的海鲜。
13. 良裘:质量好的皮衣。
14. 一貉:一种毛皮。
15. 良剂:特效药物。
16. 深瘼:严重的疾病。
17. 微:稍微。
18. 兹集:这次集会。
19. 山王:地名。
20. 竹林:地名。
21. 略:简略。
22. 赘赓:重复别人的话。
23. 戏谑:开玩笑。
24. 永言:永远。
25. 相忘友:相互忘记的朋友。
26. 久要:旧交。
27. 欣:高兴。
28. 托:寄托。
29. 后当:以后。
30. 今:现在。
31. 不悟昨:不懂过去的事。
32. 真率:真诚坦率。
33. 正须:必须。
34. 宿诺:过去的承诺。
35. 少待:稍等。
36. 天气凉:天气转凉的时候。
37. 伟观:壮观的景象。
38. 高阁:高楼。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与友人相聚时的欢快情景和诗情画意。首先表达了对于诗人朋友的思念,“转庵诗老手,久不见近作”说明了作者对于这位诗人的敬意和赞美,也反映出他们很久未见。接下来,在“尚友喜文会,分韵得真乐”中,表达了欢聚一堂、分韵作诗的快乐。通过描绘“联翩来巨轴,淋漓想酬酌”的画面,作者传达了友人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在“异味非五鲭,良裘岂一貉”的诗句中,表达了作品具有独特的美感和韵味,让人陶醉其中。接下来的诗句则显示出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并表达了虽然这次相聚短暂,但受益匪浅的心情。通过描写“山王果为累,竹林诚可畧”的场景,作者传达了与世无争的隐逸之志,以及他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情怀。
随后,在“何妨赘赓酬,聊复资戏谑”中,表达了与朋友共同欢娱的乐趣。结尾两句“永言相忘友,久要欣有托”则是寓意着虽然时光荏苒,但友情依旧,表现出诗人珍视友谊的情感。
全诗展现出作者对于诗歌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并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手法表达出自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传达出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转庵集客分韵得作字见示次韵奉酬》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许及之所创作的。该诗的创作为公元1175年(南宋乾道元年)。
在这段时间里,许及之的生活颇具传奇色彩。他早年曾为官,后因故被贬谪至乡野,一生经历了不少曲折。然而,他在乡野间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在这段时期,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诗歌、书画等艺术领域,并在闲暇之余创作了这首《转庵集客分韵得作字见示次韵奉酬》。
在南宋时期,文人墨客之间盛行一种名为“分韵”的诗文游戏。参与者们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赋诗,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轮流选择其中的某个字或词作为自己的诗篇的开头,最后各自完成一首诗歌。这种游戏既展示了参与者的才情和默契,又加深了朋友之间的友谊。
这首《转庵集客分韵得作字见示次韵奉酬》就是许及之在与朋友们进行分韵游戏时创作的作品。在此诗中,他以“作”字为起点,抒发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全诗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展现出了许及之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审美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