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
江北多戎马,江南有战船。
艰难吾欲老,辗转夜无眠。
归去须三迳,飘零又一年。
邻舟听客语,愁绝晚来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北是战争频繁的地方,而江南则是战船出没的水域。
我的日子过得很辛苦,辗转反侧在夜晚无法入睡。
我需要回到家乡,那里有三条小路等我回去,可是我又漂泊了一年。
我听着隔壁船上传来的谈话声,忧愁至极,看着傍晚的天色逐渐暗淡。
去完善
释义
1. 戎马:指战争或者战争的器具,这里主要描述战争情况严重。
2. 战船:指用于战斗的船只,这里形容战斗激烈。
3. 三迳:指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三条路,这里表达作者希望能够回到一个宁静的地方。
4. 飘零:漂泊流浪,这里表现了作者的流离失所。
去完善
赏析
《江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战乱流离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联“江北多戎马,江南有战船”描绘了战乱的景象,江北地区战事频繁,江南地区的战船也预示着战争的来临。这种紧张气氛使诗人倍感艰辛。颔联“艰难吾欲老,辗转夜无眠”表现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疲惫,深感自己日渐衰老,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颈联“归去须三迳,飘零又一年”表达出诗人渴望回到家乡过上宁静生活的愿望,然而战争却使他无法如愿,只能继续飘零在外。尾联“邻舟听客语,愁绝晚来天”中,诗人通过倾听邻船上旅客的谈话,进一步感受到战乱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愁绪在傍晚时分达到了极点。整首诗以战乱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家乡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北》是南宋诗人章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初年(约公元1127-1279年)。这一时期,南宋与金国对峙,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章甫是南宋的一位著名文人,他曾担任地方官职,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在任期间,他关心百姓生活,体察民间疾苦,写下了许多反映民生艰难的诗篇。《江北》便是其中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江北》这首诗中,章甫以江北地区的农民生活为题材,通过对农田、桑麻、村落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农村生活的艰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己无法改变这种状况的无奈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这一时期,由于战乱和贫困,农村劳动力严重流失,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此外,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江北地区成为战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时代背景都影响了章甫的创作心态,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