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江湖伟观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枯残荷叶老去,客人显得十分凄凉,独自面对着西风站在高处。成千上万的人烟围绕着皇城,千年的王者之气来到了钱塘江。湖水映照着古老的宝塔照亮了寒冷的岛屿,江水流向远方,归来的船只划过了夕阳。向北望去,中原在哪里呢?半生的奔波只换来了满头白发。
去完善
释义
《题江湖伟观》刘黻注释如下:
1. 柳残荷老:指深秋的景象,形容客居在外时的孤独和凄清。
2. 魏阙:古代宫殿前的两座高建筑,这里代指京城。
3. 王气:王者之气,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
4. 钱塘: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5. 湖澄古塔:指西湖边上的雷峰塔等古塔。
6. 寒屿:寒冷的岛屿,这里指西湖中的孤山等地。
7. 中原:泛指中国中部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湖的壮美景色,表达了诗人漂泊流离的感慨和忧虑国事的情怀。首联以“柳残荷老”营造了一幅凄凉的景象,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悲伤。颔联以“万井人烟”和“千年王气”展现了繁华的城市风光和历史底蕴,颈联则描绘了湖光古塔、江远归舟的美景,表现出江湖的宁静与深远。尾联“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诗人遥望北方中原,感叹自己半生奔波却仍无法为国家分忧,不禁令人唏嘘。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江湖伟观》是南宋文人刘黻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刘黻作为一个有远见的士人,对当时的政治局势忧心忡忡。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因此在诗中表达了忧虑国事、渴望国泰民安的情怀。
在这首诗中,刘黻描绘了江湖浩渺的壮丽景象,以此抒发自己对国家治理的期盼。他期望朝廷能够明察秋毫,整肃纲纪,使江山社稷永葆太平。然而,南宋末年政治腐败,外患频仍,这一愿望在当时很难实现。尽管如此,刘黻仍然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