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酬胡编校
癯然同旦过,一饭鼓鱼音。
对俗情全懒,忘言道亦深。
斜阳浮野马,明月照栖禽。
谁续梅花赋,相期铁石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们如同早晨一样清瘦,共同享用一顿饭,伴随着鼓鱼的音乐。
对于世俗的情感已经完全厌倦,在无言中领悟到深深的道理。
夕阳映照着广阔的田野,如同一匹骏马奔腾;明亮的月亮照耀着栖息的鸟儿。
谁能续写梅花的美妙诗篇,期待着一颗坚韧不屈的心。
去完善
释义
1. 次:第二,第二次;依次,按照顺序。
2. 酬:应对,回答;用财物报答别人。
3. 胡编校:胡,姓氏;编校,编辑校对。这里可能是指一位姓胡的编辑或校对人员。
4. 癯然:清瘦的样子。
5. 同旦过:一起度过早晨。
6. 一饭:一顿饭,这里形容短暂的时间。
7. 鼓鱼音:打鱼的号子声,这里形容渔民劳作的声音。
8. 对俗情全懒:面对世俗的事情感到疲倦和厌烦。
9. 忘言道亦深:不用言语表达的真理更为深刻。
10. 野马:比喻飘动的云彩。
11. 明月照栖禽: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栖息的鸟儿。
12. 梅花赋:古代文人常用梅花来象征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
13. 铁石心:坚贞不屈的心志。
去完善
赏析
《次酬胡编校》是刘黻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与友人胡编校的交往,表达了他们共同的志趣和对生活的态度。
首联“癯然同旦过,一饭鼓鱼音”描述了诗人和胡编校的形貌和谈话。“癯然”形容两人的清瘦之态,“同旦过”表示经常在一起,“一饭鼓鱼音”则是他们吃饭时谈论学问的声音。
颔联“对俗情全懒,忘言道亦深”表现了他们对世俗事务的冷漠和对学问的热衷。“对俗情全懒”表明他们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忘言道亦深”则暗示他们在学术探讨中能够达到很高的境界。
颈联“斜阳浮野马,明月照栖禽”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斜阳浮野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明月照栖禽”则象征诗人与胡编校之间的深厚友情。
尾联“谁续梅花赋,相期铁石心”表达了他们期待后人能够继承他们的事业,保持坚定的信念。“梅花赋”指代他们所共同追求的学问和精神,“铁石心”则表示他们坚定的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酬胡编校》是南宋诗人刘黻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宋理宗时期(公元1225年至1264年),此时的社会局势较为动荡,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刘黻在少年时期,便才华横溢,但当时的政治环境对他施展抱负构成了阻碍,使他常常感叹世事的无常与现实的无奈。
胡编校可能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与刘黻有共同志趣的文人墨客,他们或许曾在文坛上互相支持,一同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这样的背景下,刘黻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同道的真挚情谊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然而现实却是刘黻一生未能实现他的治国理想,最终在忧虑和抑郁中辞世。这首诗的背后,蕴含着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与一代文人的艰辛人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