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运筦郊行
扁舟随处泊,山影动清波。
柳惜春风老,花嗔宿雨多。
野棋惊鹤梦,僧磬答渔歌。
灵运经行地,今年几度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艘小船随意停靠在岸边,山影在水中轻轻摇曳。
柳树因春风而慢慢老去,花朵则责怪夜雨太多。
山野间的棋子声惊醒了大鹤的美梦,寺庙里的钟声回应着渔夫的歌声。
这里是谢灵运曾经走过的土地,今年我已经来过多次了。
去完善
释义
1. 扁舟:小船;
2. 山影:山的倒影;
3. 清波:清澈的水波;
4. 柳惜:柳树惋惜;
5. 花嗔:花朵埋怨;
6. 宿雨:隔夜的雨;
7. 野棋:野外下棋;
8. 鹤梦:鹤的梦,这里指人梦醒;
9. 僧磬:僧侣敲击的法磬声;
10. 答:回应;
11. 渔歌:渔民唱的歌;
12. 灵运:东晋文学家谢灵运;
13. 经行:经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乡野的美景,通过对自然环境中的细微变化进行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诗人眼中,山水、动植物以及音乐都充满了生命力,它们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这个和谐的世界。这种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朱运筦郊行》是南宋诗人刘黻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晚期,公元1259年左右,正值宋蒙战争时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普遍主题。
在创作这首诗时,刘黻正处于人生低谷。他曾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在外,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仍然关注国家政治,关心民生。他的诗作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深深感慨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
刘黻的这首诗以“和”的形式呈现,这是一种对前人作品的回应和借鉴。在这首诗中,他以郊行为背景,描绘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真实面貌。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友人朱运筦的敬意,以及他们共同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