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叶正父见寄
前生疑是老头陀,却笑今生狷愤多。
谪向梅花岭根住,禅关参得祖师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前世可能是个虔诚的老和尚,这一生却笑自己太多热血冲动。被贬谪到梅花的根部安身立命,在这闭关的日子里,参透了禅宗祖师的教诲吗?
去完善
释义
1. 和叶正父见寄:这首诗的题目,意为与叶正父相互寄诗交流。
2. 刘黻:诗人名字。
3. 前生疑是老头陀:“头陀”指的是苦行僧,此处借指诗人在前生可能是修行之人。
4. 却笑今生狷愤多:“狷愤”表示孤高、正直的性格,这里诗人笑自己这一生正直的性格太多。
5. 谪向梅花岭根住:这里用“谪”字暗示诗人是被贬官的,住在梅花岭。
6. 禅关参得祖师么:“禅关”是佛家修行的关口,这里问自己在禅道上是否领悟了祖师的真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和叶正父见寄》以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与乐观。首句“前生疑是老头陀”,诗人将自己比喻为前世的老头陀,暗示他拥有深厚的修为和坚定的信念。次句“却笑今生狷愤多”则表现出诗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豁达与洒脱。
第三句“谪向梅花岭根住”,诗人以梅花岭作为自己生活的象征,表达出他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而最后一句“禅关参得祖师么”则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以及他对禅宗修行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叶正父见寄》是南宋文人刘黻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0年左右,时值南宋末年,战乱频繁,政权不稳。
在刘黻创作此诗的时期,他正值风华正茂之年,本应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遗憾的是,南宋末年朝政腐败,官员腐化堕落,官场尔虞我诈,刘黻壮志难酬,只能在文学创作上寄托自己的理想抱负。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用文字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与此同时,刘黻所处的时代正是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北方金国的不断侵扰,使得南宋王朝面临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刘黻身为文人士大夫,深感责任重大,希望以自己的才学为国家解忧。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只能借诗歌表达自己的无奈和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