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逢腊

标题包含
逢腊
一岁忽逢腊,倚阑清气浮。 雪飞浙山上,月照楚江头。 家远易成梦,酒悭难散愁。 读书果何补,自笑不骑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黻(1498年-1527年),字德温,号节庵,浙江温州府乐清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文学家。 刘黻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吏科给事中。他在任期间,直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年很快又到了年底,站在栏杆旁,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雪花飘落在浙江的山上,月光洒在楚地的江边。 离家千里,容易让人在梦中怀念故乡;手头拮据,连喝杯酒都难以消除忧愁。 研读诗书到底有何益处呢?想到这个问题,不禁觉得自己可笑,竟没有骑着水牛去追寻童年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逢腊:指遇到农历十二月初八日这一天,称为腊日。 2. 倚阑:靠在栏杆上。 3. 清气浮:谓天气清新,空气清朗。 4. 雪飞浙山:指浙江地区的雪景。 5. 月照楚江头:月光照耀着楚国境内的江河。 6. 家远:离家很远的意思。 7. 易成梦:容易入睡做梦。 8. 酒悭:酒少的意思,意指喝酒无法缓解忧愁。 9. 读书果何补:此处的"补"指的是益处或者效果。 10. 不骑牛:这里是指自己无法像古代的一些隐士一样过着悠闲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逢腊》是南宋诗人刘黻的一首五言诗。在这一年一度的腊八节里,诗人通过描绘清冷的景象来传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局势的忧虑。首联“一岁忽逢腊,倚阑清气浮”,用“忽”字表现了时间的流转无常,而倚阑望见的清气则寓示着诗人的理想与情操。颔联“雪飞浙山上,月照楚江头”,将雪景与月色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借此表达出他对故乡浙江山水的深切怀念。颈联“家远易成梦,酒悭难散愁”,则直接将乡愁、忧虑以及难以排解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尾联“读书果何补,自笑不骑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问的无尽期许,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生活态度上的无奈和自嘲。整首诗境界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逢腊》是南宋诗人刘黻的一首咏史诗,表达了诗人在腊月时节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40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格局是金国、西夏、蒙古等势力并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战乱频发。 在这一时期,刘黻作为一位忠君爱国的士人,曾在仕途上历经坎坷,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击。他曾担任监察御史,直言敢谏,却因触怒权贵而被贬谪。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和战乱的痛苦,也使他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充满了忧虑。 在腊月这个传统节日里,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之中,而刘黻却身在异乡,无法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此时,他不禁想起了故乡的腊月,那曾经的热闹景象和温馨氛围。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无法释怀,只能在诗句中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