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感事
离离江草与江花,往事洲边叹复嗟。
汉傅有才终去国,楚臣无罪亦沈沙。
凄凉野浦寒飞雁,牢落汀祠晚聚鸦。
无限清忠沉浪底,滔滔千顷属渔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边草儿与花儿,在这往事之地让人感叹不已。
汉朝有才能之人最终远离故土,楚国忠诚之臣无辜被埋入黄沙。
在荒凉的原野上,寒冷的大雁飞翔而过;傍晚时分,孤独的乌鸦在河边的小庙里聚集。
无数忠诚的灵魂已被淹没在浪花之下,滔滔江水现在属于渔民的领地。
去完善
释义
1. "离离":指的是分散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江边的野草和鲜花。
2. "洲边":指江河中的陆地或岛屿。
3. "汉傅":汉朝的傅介子,他曾出使西域诸国。此处用作比喻有才华的人离开国家远去。
4. "楚臣":楚国的大臣屈原,因含冤而死。此处用以表现怀才不遇的哀伤。
5. "野浦":乡村附近的河边。
6. "牢落":空旷无人的样子。
7. "汀祠":建在河岸上的神庙。
8. "清忠":清白忠诚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潇湘感事》是宋代诗人种放的一首描绘江南风光的抒情诗。诗人以湘江边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抒发自己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首联“离离江草与江花,往事洲边叹复嗟”,描绘了湘江岸边繁茂的花草,引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叹。江草和江花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时间的流逝,而往事则唤起了诗人对历史的回忆。
颔联“汉傅有才终去国,楚臣无罪亦沈沙”,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汉傅(张良)和楚臣(屈原)分别代表了智谋和忠诚,但他们都未能挽救国家的命运,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颈联“凄凉野浦寒飞雁,牢落汀祠晚聚鸦”,通过对江边景色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哀愁心情。寒冷的飞雁和聚集的乌鸦,象征了生命的无常和孤独,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凉。
尾联“无限清忠沉浪底,滔滔千顷属渔家”,诗人以深沉的江水象征历史的洪流,表示自己虽然满怀忠诚和智慧,但无法改变国家命运的现实。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江边的渔民,表达了对自己无力回天的无奈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潇湘感事》是宋代诗人种放在他的晚年时期创作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潇湘之地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这个时期,种放已经年岁已高,他曾担任过的官职也已告退。他曾在朝廷担任文臣,对国家政治和民生有着深刻的见解。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对过去的岁月有了更多的感慨。在《潇湘感事》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惋惜。
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宋朝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在官场腐败、贫富差距等问题上。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种放对此深感忧虑。他在《潇湘感事》中表达了对自己未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