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无题

标题包含
无题
楼台缥缈路岐傍,共说祈真白玉堂。 株树风高低绛节,灵台香冷醮虚皇。 名传六合何昭晰,事隔三清限渺茫。 欲识当年汉家意,竹宫梧殿更凄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座楼阁在缥缈的路径旁,人们一起谈论着去祈祷真诚的地方——白玉堂。风吹动着绛节上的株树,发出低沉的声音,而灵台上祭祀时的香已冷,祈求的是虚无的玉皇大帝。名声传播到天地四方是多么明亮清晰啊,但事情已经过去很久,距离三清境已经很遥远了。如果想要了解汉朝当年的情境,那么那座用竹子建造的宫殿和梧桐树木的殿堂会更显得凄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种放:宋朝隐士,文学家,学者。 2. 楼台缥缈:形容楼台遥远而模糊不清。缥缈,形容虚无飘渺的状态。 3. 路岐:道路。歧,分岔的道路。 4. 共说祈真白玉堂:共同谈论向神灵祈求真诚的地方——白玉堂。祈真,向神灵祈求真诚。 5. 株树:树木,此处指祭祀用的神木。 6. 绛节:红色的符节。绛,红色。 7. 灵台:古代祭天神的高台。 8. 醮:一种斋醮仪式。 9. 虚皇:道教中的虚皇天尊,亦即元始天王。 10. 六合:天地四方,泛指整个世界。 11. 三清:道家所称的天上三位最高之神:玉清、太清、上清。 12. 汉家:这里指汉朝的皇家。 13. 竹宫梧殿:竹子建造的宫殿,梧桐树叶的殿堂,象征皇宫的华丽与尊贵。 14. 凄凉:悲伤凄惨。
去完善
赏析
《无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的高阁及周围环境的景象,以“缥缈”一词来形容楼台的隐约之美。其中,“共说祈真白玉堂”是诗人在探讨宗教信仰和神秘主义的含义。 “株树风高低绛节,灵台香冷醮虚皇。”这两句则进一步具体描绘了他在探索神秘世界时的感受。他用“株树风低”来表达自然界的变化无常,而“灵台香冷”则暗示了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诗人感受到了孤独和寒冷。 接下来的两句——“名传六合何昭晰,事隔三清限渺茫”——诗人更加深入地思考了世俗的名声和神界的未知,表达出他对世俗名声的无尽追求与对神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最后两句“欲识当年汉家意,竹宫梧殿更凄凉”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好奇以及对过往时光的理解与感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无题》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之手,创作于公元849年至851年之间。这段时间是唐朝中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诗歌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李商隐生活在这一时期,他才华横溢,诗歌技巧娴熟,尤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内心世界而著称。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后来,虽然得到了提拔,但在官僚集团内部斗争中,因为站错队伍而被排挤,最后被贬谪为地方官。这些人生际遇使得李商隐在诗中流露出了浓厚的忧伤情绪和对命运的无常感慨。 《无题》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执着,同时也反映了李商隐在面对挫折时对生活的无奈和哀伤。这种情感在他的其他诗作中也有所体现,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等名句,都是他在这时期的创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