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谕蒙

标题包含
谕蒙
大盈卑百渎,自成浮天浔。 崇丘下累块,竟为蔽日深。 王者在谦小,夙惟尧禹心。 拜言尊贤仁,慎德弃珠金。 自满九族散,匪骄百善寻。 炳兹夏商鉴,灭国因夸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河流在大地上奔流不息,形成了浩渺的水域。 山丘逐渐堆积,最终遮天蔽日般耸立。 王者行事要谦虚谨慎,这是自古以来的教导。 尊重贤达、爱护人民,品德重于财富。 骄傲自满会导致家族破裂,追求美德才能赢得胜利。 历史是一面镜子,夏商的灭亡就是由于过于狂妄和荒淫无度。
去完善
释义
《谕蒙》:宋朝诗人种放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1. 大盈:非常充实。 2. 卑百渎:指各种细小的水源。 3. 自成:自然形成。 4. 浮天浔:水边的小路。 5. 崇丘:高大的土山。 6. 累块:堆积的石头。 7. 蔽日深:遮住阳光的地方。 8. 王者:这里指帝王。 9. 在谦小:对待谦虚的态度要谨慎。 10. 夙惟尧禹心:一直以尧舜禹三位圣贤作为榜样。 11. 拜言:指向别人请教。 12. 尊贤仁:尊重有德行的人。 13. 慎德:谨慎地修养德行。 14. 弃珠金:舍弃珠宝金钱这些物质享受。 15. 自满:自己满足。 16. 九族散:指家族分散。 17. 匪骄:并非骄傲。 18. 百善寻:寻找各种善行。 19. 炳兹:照耀这。 20. 夏商鉴:夏朝和商朝的历史教训。 21. 灭国因夸淫:国家灭亡的原因是因为过分炫耀和奢侈。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道德修养和政治智慧的古诗。诗人以大自然的现象为例,提醒人们要有谦虚、敬畏之心,不要自满和骄傲。同时,诗人也强调了君子的品德和对国家的责任。这首诗的寓意深远,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谕蒙》是宋代诗人种放创作的一首劝学诗,创作时间为公元980-1057年之间。 在宋代初期,社会相对安定,科举制度已经相当完善,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成为了一条主要的上升通道。然而,由于儒家经典文献众多,阅读和理解这些文献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领悟能力,这对于广大的农村青年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们往往因为家境贫寒、教育条件有限而无法获得足够的学问,从而在科举考试中难以脱颖而出。 在这种背景下,种放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深感农村青年的困境,于是创作了这首《谕蒙》。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那些渴望知识却又苦于无法获得的农村青年传递了积极求学、自强不息的精神。这首诗鼓励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才能在未来有所成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