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酒
薄酒可成礼,何必饮上尊。
丑妇可成室,何必求丽人。
人生有欲皆求得,谁能有得终无失。
多藏未免诲穿窬,厚味亦能生疢疾。
青鞋缓步可当车,不用驷马黄金覊。
茅簷之下庇风雨,不用丹碧文榱题。
缊袍布衾亦自暖,不用狐裘蒙锦衣。
菜羹脱粟亦自饱,不用五鼎羞鲜肥。
月盈不偿阙,物盛必有衰。
逐客可相亦可夷,饿隶为王又为菹。
欲从意满神所忌,吉凶反复相乘除。
吾闻猩猩骂人非不智,以醉就禽犹惜屦。
鼋鼍窟穴深更深,卒为人得由贪饵。
古来达识照其几,外物视之双弊屣。
于陵辞聘宁灌畦,御寇辞粟宁忍饥。
逃荣无辱二疏去,今是昨非陶令归。
请君莫嫌薄酒薄,瓦瓮匏尊任斟酌。
请君莫嫌丑妇丑,荆钗布襦与偕老。
天宽地大得自由,如此足矣何多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简单的酒水就足以完成礼仪,没必要非要追求美酒佳肴。相貌平平的女子也能成婚,无需苛求美貌佳人。人的欲望无穷无尽,但谁又能确保得到的一切最终不会失去?过多的财富和美味佳肴反而会引来麻烦和疾病。一双普通的鞋子就能走路,无需四匹马拉的黄金马车。一间茅草屋就能遮风挡雨,无需华丽的彩绘屋顶。一件粗布衣和一条毯子足以保暖,无需昂贵的狐狸毛皮大衣。一碗清淡的蔬菜汤和大米就足以果腹,无需丰盛的五道菜。月圆之后总会缺损,万物过盛必然走向衰落。被驱逐的人可能成为主宰,饥饿的奴隶也可能成为国王。过度的满足会让人陷入困境,祸福总是相互转化。我听说猩猩虽然聪明,但因为醉酒而成为了猎人的目标。鼋鼍尽管住在很深的洞里,却因贪吃而被人抓住。自古以来,明达之士都能够洞察事物的规律,把外在的物质看作是无足轻重的。郭于陵拒绝做官宁愿耕种土地,侯御寇拒绝接受粮食宁愿挨饿。二疏逃离荣华富贵保持清白,陶渊明放弃官场回归自然。请不要嫌弃这淡淡的酒水和貌不惊人的女子,那瓦罐和葫芦做的酒杯都可以随意使用。这样简单的生活已经足够,何须过多追求呢?
去完善
释义
1. "薄酒":指浓度较淡的酒,此处是谦虚的称呼自己的酒。
2. "上尊":最好的酒,这里用来对比"薄酒",表示自己不追求奢华。
3. "丑妇":外表不太好看的女性,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妻子,表示生活简朴。
4. "丽人":美丽的人,这里用来与"丑妇"形成对比。
5. "穿窬":穿壁逾墙,此处指偷盗行为。
6. "疢疾":病症,此处指因贪吃美食而导致的疾病。
7. "青鞋":青色鞋子,这里是步行或劳作时的穿着。
8. "驷马":四匹马驾的车,这里表示豪华的马车。
9. "黄金覊":黄金制成的马笼头,这里表示华贵的马匹。
10. "丹碧":红绿两种颜色的颜料,这里用于装饰房屋的梁柱。
11. "榱题":屋椽末端,此处指房屋的装饰。
12. "缊袍":用乱麻做成的衣服,这里表示普通的衣物。
13. "狐裘":狐狸皮毛制成的衣服,这里表示华贵的衣物。
14. "锦绣":精美的丝织品,这里表示华丽的衣物。
15. "菜羹":用蔬菜煮成的汤,这里表示简单的食物。
16. "脱粟":去了糠皮的稻谷,这里表示简单的食物。
17. "五鼎":古代祭祀时用的五种铜鼎,这里表示丰盛的食物。
18. "鲜肥":新鲜美味的肉类,这里表示丰富的食物。
19. "月盈":月圆之时,此处表示事物达到顶峰。
20. "物盛":事物繁荣之时,此处表示事物达到顶峰。
21. "阙":空缺,此处表示月亮缺损的时候。
22. "逐客":被驱逐的人,此处表示地位低下的人。
23. "夷":灭杀,此处表示对地位低下的人的轻视。
24. "饿隶":饥饿的奴隶,此处表示地位低下的人。
25. "王":统治者,此处表示地位崇高的人。
26. "菹":切碎的鱼肉等,此处表示被奴役的人。
27. "意满":满足欲望,此处表示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28. "吉凶":好事和坏事,此处表示生活的变化。
29. "乘除":加减,此处表示生活中的得失。
30. "猩猩":猩猩猴子的别称,此处表示人类的贪婪本性。
31. "禽":鸟兽,此处表示被猎食的对象。
32. "屦":鞋子,此处表示猩猩猴子的宝贵之物。
33. "鼋鼍":大型水生动物,此处表示容易被人类捕食的动物。
34. "窟穴":洞穴,此处表示动物的藏身之处。
35. "达识":见识高远的人,此处表示智慧的人。
36. "照":洞察,此处表示看清事物的本质。
37. "几":事情的端倪,此处表示事物的变化规律。
38. "外物":外部的事物,此处表示物质享受。
39. "视之双弊屣":把物质享受看作是束缚双脚的东西,此处表示轻视物质享受。
40. "于陵":战国时期的一位隐士,此处表示淡泊名利的人。
41. "灌畦":浇灌菜园,此处表示勤劳的农民。
42. "御寇":古代的一位隐士,此处表示淡泊名利的人。
43. "辞粟":拒绝接受粮食,此处表示清高的人格。
44. "二疏":西汉时期的两位名士疏广和疏受,此处表示淡泊名利的人。
45. "陶令":陶渊明的别称,此处表示淡泊名利的人。
46. "宁":宁愿,此处表示选择。
47. "莫嫌":不要嫌弃,此处表示建议。
48. "薄酒薄":淡薄的酒水,此处表示谦虚的称呼自己的酒。
49. "瓦瓮":陶制的酒坛,此处表示盛酒的容器。
50. "匏尊":用葫芦制作的酒杯,此处表示饮酒的工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及寓意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出作者对社会、人性及道德伦理的深入洞察。诗人以“薄酒”和“丑妇”两个形象为例,阐释了物质生活的简朴和精神世界的富足才是人生的真谛所在。
在诗中,作者强调了知足而乐的生活态度,认为过多的追求终将带来不幸和祸患。他用历史故事与寓言讲述这一道理:月盈则亏,物极必反;美好的事物如黄金、锦绣,往往成为贪欲的根源,使人步入险境。
作者提倡克制物欲,内心丰盈,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他以猩猩、鼋鼍等动物的行为为镜,告诫人们在面对诱惑时要保持清醒头脑,避免重蹈覆辙。此外,诗人引用了孔子、庄子等古代先贤的名言,强调通达的人善于分辨是非,不会被外物所累。
结尾部分,作者再次呼吁人们珍惜眼前的简单生活,不要过于追求浮华。这种回归自然、保持本真的生活哲学,既反映出现实世界中人们对于名利地位的忧虑与反思,也传达出诗人淡泊明志的人生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薄薄酒》是南宋诗人王炎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5年,正值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诗坛繁荣昌盛,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陆游、辛弃疾等,他们以诗歌为武器,抒发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王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他曾在南宋朝廷任职,后因战乱被迫流亡江南。在流亡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也对国家的命运感到忧虑。这首《薄薄酒》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北方领土丧失,民生疾苦严重。然而,统治者却沉迷于奢侈享乐,对民众的痛苦视而不见。这使得许多知识分子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他们用诗歌来表达这种忧虑。王炎的《薄薄酒》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描绘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