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朝罢呈台中寮友
退食鹓行振羽仪,九霄双阙迥参差。云披彩仗春风度,
时清执法惭无事,未有长杨汉主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课堂上,有如凤凰般的同仁们振动翅膀展示风采,九天之上两座宫阙遥相呼应。云雾散开,彩色的仪仗在春风中飘扬。政治清明的时候,执行法令的我却无所事事,没有像长杨那样受到汉代皇帝的赏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退食:指公事之余,休息进食。此处表示官员的闲暇时刻。
2. 鹓行:比喻官员按序行走。这里指朝会结束后,官员们有序离开。
3. 振羽仪:指官员们展现出威仪。
4. 九霄:九天,高远的天空。此处形容皇宫的高大壮丽。
5. 双阙:古代宫殿前两侧的高大建筑。
6. 迥参差:高低错落的样子。
7. 云披彩仗:描绘仪仗队的盛况,彩仗指的是仪仗队所使用的彩色旗帜。
8. 春风度:春天的微风轻拂而过。
9. 时清:政治清明的时代。
10. 执法:依法行事。
11. 长杨:汉代宫殿名,这里代指朝廷。
12. 汉主知:汉朝君主对臣下的赏识和了解。这里表示期望得到君主的赏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羊士谔的一首作品,诗名为《春日朝罢呈台中寮友》。此诗描绘了羊士谔在朝廷上参加朝会后的心情和感受。
首联“退食鹓行振羽仪,九霄双阙迥参差”,描绘了朝会后官员们像凤凰一样整肃衣冠、行走有序的场景,以及皇宫的壮丽景象。这里的“退食”指的是朝会结束后休息,“鹓行”是指官员列队而行。
颔联“云披彩仗春风度,时清执法惭无事”,描述了彩仗在春风中飘动的美景,以及诗人在此时深感自己执法能力有限、未能有所作为的惭愧之情。这里的“彩仗”指的是皇帝出行时的仪仗。
颈联“未有长杨汉主知”,表达了羊士谔期望得到皇帝赏识的愿望。这里的长杨,指的是汉代长安附近的宫殿名,此处借指唐朝皇帝的居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朝罢呈台中寮友》是唐朝诗人羊士谔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5年),此时的羊士谔在朝为官,担任御史台的官员。
羊士谔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学识渊博。他在唐德宗时期参加科举考试,脱颖而出,进入仕途。在贞元年间,羊士谔任职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廉洁奉公,为朝廷效力。
唐德宗在位期间,国家内外矛盾激化,边疆战乱不断,国内赋税繁重,百姓生活困苦。然而,羊士谔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坚守职责,为国家尽忠职守。他关心民生疾苦,关注国家治理,对国家的繁荣富强充满期待。
去完善